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

刘兴淼:画家要有信仰 用作品服务社会完成自我

2016-05-25 18:06:3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刘兴淼:画家要有信仰 用作品服务社会完成自我

刘兴淼作品《国系安危柱南天》

  谈人生

  我们这辈人最不缺吃苦耐劳 艺术像种田需辛苦劳作用心耕耘

  采访当天,福州阴雨绵绵,在刘兴淼所住的小区内,枯黄树叶散落一地。虽然刘兴淼今年已近75岁高龄,语速偏慢,但当他一开口,他对于艺术和为人处世的观点马上让人清醒,他敢言、正直的印象在心中陡然升起。

  至于为什么号“田邨”?刘兴淼介绍,这里有他的“别有用心”。他说,“邨”与“村”同音同意,一则表明自己是农民的孩子、是从乡下出来,二则表明了自己从事艺术事业的决心——艺术也像种田需要辛苦劳作、用心耕耘。

  据刘兴淼介绍,1941年他出身于一个大田农民家庭,家里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他是家中老大。自小就爱画画的他,觉得艺术能改变命运,于是在1956年报考了厦门工艺美专。

  “我们这辈人最大特点就是摸爬滚打过来的, 最不缺的就是吃苦耐劳。我们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先干再说。” 刘兴淼笑着说,自己其实在社会闯荡了很久才成为一位职业画家。据介绍,他在1959年毕业后,先到了位于五一路的一家印刷厂干了几年;1964年,他又到了轻工局从事产品包装设计。1971年他再被调回印刷公司,直到1982年才到了福州画院当职业画家。

  谈到用一句话自我评价,刘兴淼说自己“像个‘沾水的苍蝇在地上爬’,飞不起来。”至于为何要如此自谦,他引用了一句唐伯虎的诗来回答: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他说,人有什么优点就有什么缺点。他觉得自己的缺点是“老实、保守”。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有朋友推荐他到北京发展,师从某知名画家,这在当时许多人眼里都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但是他拒绝了。他拒绝的理由是“自己底子还不够厚,修养还不够。”

  聊天中,刘老还自我“批评”,说他 “固执”的缺点也很“突出”。刘老说,画家们当满意的画作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选择做成画册出版,而制作画册“找人作序”也成了非常重要的事。画界通常的做法是找“名人、大家”作序。而他的做法是“画册不找名人作序,要找也要找自己认可的人”。他解释,找名人作序要是人家名气大,怕请不动人家。“而且我也很担心别人把自己捧的过高。”所以一般他都找自己觉得认可的人,写的客观公正的序他都会满意。

  因此,别人叫他作序也成了他的一个烦恼。他说,别人叫他写序他一般不接,“作序需要画家和写序的人有完美的默契。”

  但是在采访间隙,记者看到了刘老写好的厚厚一叠的书法作品,是用各种字体写成的,包含各种楹联和题字。刘老说,这些都是为老家宗祠写的。“农村生活是丰富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心灵的家园,为家乡做任何事只要我有能力都是应该的。”

【责任编辑:刘必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