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澄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认识误区

2016-04-20 11:51:3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卫兴华
  

  习近平同志去年11月份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几个月来,社会上出现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种种解读,但有些解读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较大偏差。只有澄清认识误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央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挥“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是对立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新的经济术语,是党中央的重大创新。因此,不能简单地从西方经济学比如从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的观点中寻找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泉,因为两者根本不搭界。萨伊是用供给创造需求、总供给会与总需求相一致这一观点来否认资本主义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进而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而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供给侧结构与需求侧结构失衡的现实形势下采取的新的有效举措。也不能用某些西方国家供给侧改革失败来说事。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与其他国家不能简单类比。

  为了正确认识和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到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应当“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政策重点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这里强调“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是指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决不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决不能割裂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更好地发展经济以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有的观点认为,过去一直强调的发挥“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属于需求侧管理,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立的、矛盾的,因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抛弃“三驾马车”。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不矛盾。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是从发展经济要满足这三方面的需要来讲的,其中只有消费需求是相对于供给侧的需求,出口和投资则不能简单地看作是相对于供给侧的需求。

  “三驾马车”中的消费,主要是指国内消费需求,国内消费需求旺盛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发展。2015年,我国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现在和将来依然要重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它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分离的,而是统一的。关于投资,固然存在对投资品的需求,但投资作为生产行为,是为需求提供产品,属于供给侧范畴。至于出口,是用以满足国外的消费需求,对我国来讲,是向国外供给产品,也属于供给侧范畴。因此,不能将促进“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简单地理解成需求政策,也不能误以为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取代对于“三驾马车”的需求侧管理。当前,我国仍然需要发挥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从消费方面说,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推进,我国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后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应注重满足这些需求,同时在供给结构方面适应国内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新形势,生产适销对路、质优价廉、安全方便的产品。特别是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中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增加,要求增加中高端商品的多样性供给。

  从投资方面说,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资,我国每年仍然需要新增投资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但应更加注重投资效率的提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做到有压有增,按照“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的方针进行投资。

  从出口方面说,由于受国际需求疲软的影响,我国近年来出口增速下降。应积极探索扩大出口贸易的新途径,包括优化出口结构,提供更加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优质中高端产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等等。

  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针对促进“三驾马车”发挥作用的需求侧管理,反而恰恰是要求投资和出口作为提供产品的供给方进行适应需求变化的结构性改革,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更好契合、有机统一。因此,在实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包括投资结构性改革和出口结构性改革。

  产能过剩、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失衡的表现和原因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化理解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不断涌现,而供给并未有效适应发展变化了的需求,导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这是发展中的结构性供求失衡。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分并重点关注供给与需求失衡的两种情况。

  情况一:供给大于需求导致产能过剩。当某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时,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过剩可以分为生产资料产能过剩和消费资料产能过剩。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由钢铁、煤炭等过剩形成的生产资料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

  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存在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作用发挥不够、国家干预过多的结果。另有观点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市场秩序混乱,既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又存在明显的地方保护和政府监管失效。后一种观点更符合理论与实际。西方发达国家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但会周期性地出现生产过剩即产品与产能过剩。这正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是市场自发性调整的表现。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调节市场供求。在经济趋热时,生产要素供给紧张,价格不断提高,促使钢铁、煤炭等企业增加产能以扩大供给;但在经济紧缩、需求减少时,则会转为供大于求的情况,形成产能过剩。因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认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效率性、有效性,这是主要方面;又要看到其调节功能的滞后性、自发性所带来的短缺与过剩交替出现的现象,这是由市场本身固有的性质决定的,不能简单归因于政府干预过多。应认识到,由于我国存在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和监管失效等问题,产能过剩的成因更为复杂。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不能回归计划经济老路,也不能完全放给市场,而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出战略性、前瞻性安排;同时,要打破地方保护,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至于某些一般消费资料产品过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虽有实际需求,但缺少支付能力。这一问题并不是供给侧的问题,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随着这些人口逐步脱贫进入全面小康,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一般消费品的需求量会显著扩大。因此,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其消费需求,是解决一般消费品供给过剩的关键。当然,一般消费品也需要不断提高质量、升级换代,以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要认清我国的产能过剩同资本主义国家产能过剩的区别。资本主义生产和产能过剩会造成经济危机,大量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购买力萎缩,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产能过剩则是局部性或结构性的。我国的社会就业总量仍在增加,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312万人;居民购买力和消费量在增加,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因此,我国并不存在西方国家那种经济危机。我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更要发挥政府解困作用,包括多兼并、少破产并对关停企业的工人作出统筹安排等。

  情况二:有效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和满足需求结构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是某些产品供给侧过剩、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是某些产品缺乏有效供给,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的需要。比如,我国的钢铁产能总量过剩,但一些特殊的高级钢材仍需要进口。前一阵子媒体热议的圆珠笔芯的圆珠,就是国内无法生产而需要进口的。虽然通过进口也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但这表明我国在很多领域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难以通过自主生产来满足,这些领域不是产能过剩,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落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

  又比如,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阶层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在海外购买奢侈品成为高端消费者的消费常态。有研究报告表明,2015年全球奢侈品营业额中的一半来自中国消费者,中国消费者的花费达1168亿美元。其中,910亿美元以上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海外,也就是78%的奢侈品是在国外购买的。不仅如此,由于一些居民对假冒伪劣商品和食品安全问题心存顾忌,连许多一般消费品也在国外购买。还有一些日用消费品中国并不缺,可是国外产品加了点小技巧,使用更方便或是质量更高,国人也会大量购买。诸如此类原因,导致我国相当大一部分购买力流向国外,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增加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供给。

  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目标是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变化相一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抓好近期任务和长期任务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提出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有人认为,这五大任务是近期任务。不言而喻,这五大任务提出后就要抓紧实施,力求尽快见到成效,但并非都是近期任务,有些需要付出长期努力。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帮助一些行业和企业尽快脱困,尽快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降成本、补短板则不是短期能完成的,需要远近结合、统筹谋划。降成本,固然在短期内可通过减税、企业挖潜、节约成本等见效。但从根本上看,我国一些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远高于发达国家,是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比人家低很多。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就低;生产技术水平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就高。劳动生产率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就高;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就低。我国产品要提高质量和档次,需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还需要不断提高职工的能力素质和操作水平。这样才能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又降低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补短板,在产品供给方面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有资料表明,我国的产品种类至多有30多万种,而发达国家有60万至70万种。二是开发高端新产品。由于技术水平的问题,我国所需要的某些高端产品不能自产,需要通过进口满足需要。开发高端产品,扩大高端产品生产能力,是补短板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同样需要抓科技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有效配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仅从字面上看,容易认为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要加大对市场的干预。这种理解和认识并不科学。不错,完成这五项任务,特别是去产能、去库存,离不开政府的作为。但政府的这种作为,是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向一致的。试想,如果政府不出手,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供求关系,会有许多产能严重过剩的企业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产生严重社会问题。如果政府不作为,任由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不仅人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国人也将会更大规模地涌向国外市场,这也会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大量企业破产倒闭、更多职工失业。现在,在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需要发挥政府弥补市场不足和支持市场功能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正面的,又是与市场调节作用相结合的。

  从实际情况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投资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关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组织有效投资,从而提供有效供给。同样,出口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外贸企业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变化组织货源,依然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的作用是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促进企业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钢铁和煤炭等困难行业去过剩产能,会有大量职工下岗。如果完全靠市场调节,这些职工必然面临完全失业的境地。我国政府并没有坐视不管,中央财政要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这种政府作为显然是为了弥补市场功能的不足。如果把这视作政府干预,那显然是有利于减少市场混乱、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减少失业的正当干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干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正在于既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作者为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