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举办国家非遗畲族银雕作品展
4月12日,锦绣畲乡·璀璨畲银——国家非遗畲族银雕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银器作品数量达到77组,其中大师获奖作品达到15组,古董银4组,还有茶具组、酒具组和服装类展示,内容丰富。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仕元参展作品《四季五福吉祥塔》,高163cm,底座宽74c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工纯银银塔。 刘可耕 摄
4月12日,锦绣畲乡·璀璨畲银——国家非遗畲族银雕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银器作品数量达到77组,其中大师获奖作品达到15组,古董银4组,还有茶具组、酒具组和服装类展示,内容丰富。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仕元参展作品《四季五福吉祥塔》,高163cm,底座宽74c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手工纯银银塔。 刘可耕 摄
展览主要以畲族的嫁娶习俗为主要元素展示畲族女子出嫁的服饰、银器配饰。如:新娘家在女子出嫁时会送出陪嫁的畲族的凤冠,凤冠上点缀着纯银的畲族凤凰图腾,栩栩如生,仿佛公主出嫁般的庄重灵动,龙影辉映、相得益彰。图为参展作品《古银——银蓝作料碟》。 刘可耕 摄
展览主要以畲族的嫁娶习俗为主要元素展示畲族女子出嫁的服饰、银器配饰。如:新娘家在女子出嫁时会送出陪嫁的畲族的凤冠,凤冠上点缀着纯银的畲族凤凰图腾,栩栩如生,仿佛公主出嫁般的庄重灵动,龙影辉映、相得益彰。 刘可耕 摄
主办方表示,举办该展览旨在通过展览更加全面的展示畲族的文化和地域风情。
国家非遗——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继承了畲族传统工艺,为畲族文化的传承留下了特殊的物证,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在继承元代宫廷银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畲族民众生产实践,保留传统银饰元素的同时,对畲族银饰制作工艺进行创新,集众家之长让传承千年的银雕技艺重放异彩。 刘可耕 摄
主办方表示,举办该展览旨在通过展览更加全面的展示畲族的文化和地域风情。
国家非遗——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继承了畲族传统工艺,为畲族文化的传承留下了特殊的物证,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在继承元代宫廷银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畲族民众生产实践,保留传统银饰元素的同时,对畲族银饰制作工艺进行创新,集众家之长让传承千年的银雕技艺重放异彩。图为身着畲族服饰、佩戴畲族银饰的男、女青年为来宾进行展演。 刘可耕 摄
主办方表示,举办该展览旨在通过展览更加全面的展示畲族的文化和地域风情。
国家非遗——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继承了畲族传统工艺,为畲族文化的传承留下了特殊的物证,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在继承元代宫廷银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畲族民众生产实践,保留传统银饰元素的同时,对畲族银饰制作工艺进行创新,集众家之长让传承千年的银雕技艺重放异彩。图为身着畲族服饰、佩戴畲族银饰的女青年为来宾献茶。 刘可耕 摄
4月12日,锦绣畲乡·璀璨畲银——国家非遗畲族银雕作品展在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启幕。此次展览银器作品数量达到77组,其中大师获奖作品达到15组,古董银4组,还有茶具组、酒具组和服装类展示,内容丰富。
展览主要以畲族的嫁娶习俗为主要元素展示畲族女子出嫁的服饰、银器配饰。如:新娘家在女子出嫁时会送出陪嫁的畲族的凤冠,凤冠上点缀着纯银的畲族凤凰图腾,栩栩如生,仿佛公主出嫁般的庄重灵动,龙影辉映、相得益彰。
主办方表示,举办该展览旨在通过展览更加全面的展示畲族的文化和地域风情。
国家非遗——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继承了畲族传统工艺,为畲族文化的传承留下了特殊的物证,是研究畲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在继承元代宫廷银雕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畲族民众生产实践,保留传统银饰元素的同时,对畲族银饰制作工艺进行创新,集众家之长让传承千年的银雕技艺重放异彩。 刘可耕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