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银耳新品种“HT108”全票通过由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成为福建首个食用菌航天育种新品种。该品种在古田县完成全部试验流程,标志着福建食用菌航天育种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HT108”以“古田银耳Tr21”为出发菌株,于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历为期15天的空间诱变后返回地面。经过近2年的系统选育和栽培试验,新菌株展现出稳定遗传特性。
据省农业农村厅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专家现场评测,该品种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商品性状突出,鲜耳呈金黄色,朵型圆整紧实,耳片厚达1.2~1.5毫米,边缘内卷呈菊花状,弹性系数达0.85;二是营养品质优异,总黄酮、总多酚、粗多糖含量分别较对照品种提高60.0%、55.6%、13.7%;三是生产性能稳定,工厂化袋栽周期42~46天,单袋产量达450~500克,较传统品种增产12%以上。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去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280亿元,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此次航天育种成果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升级,助力打造“古田银耳”百亿产业集群。目前,该县已建成全国首个食用菌航天育种实验室,计划3年内再培育3~5个太空菌种。(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李国镔 魏绍化 卢榕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