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福建:绿色经济 驭势腾飞
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占全国约1.3%的土地、2.9%的能源消费创造全国约4.3%的经济总量。绿色,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最亮的底色,亦是福建发展的比较优势所在。
“双碳”时代,如何将保持多年的生态高位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要做大做强做优绿色经济。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生态产业链加速形成,能源结构、城乡建设、消费方式全面“绿化”,因绿而美,向绿而强,绿色经济正成为福建发展的新增长极。
今年9月,漳州核电项目3号、4号机组获国务院核准。至今,福建已有10台核电机组建成投用,占全省电力装机比例居全国第一。
至2021年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动力电池产业领跑全球。
全国首个省级碳市场综合服务平台、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中国碳票第一村”接连在闽落地。
福建碳市场顺利运行5个履约周期,履约率保持100%,林业碳汇成交量、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
八闽上下,在绿色发展大局中不断抢滩占先。在绿色实践丰富的福建,绿色经济被精准定位:生产绿色化、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化、生活低碳化。
将“双碳”战略目标纳入生态省布局,《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我省将有序推进“双碳”工作,绿色经济发展质量更高,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在“双碳”目标下,福建厚植优势、抢占先机,不断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脚步,让绿色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绿色”增值
福州南端,江阴半岛,现代工业园林立。中景石化,“世界膜王”——全球最大的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产业链生产企业就坐落于此。
今年8月,全球最大的聚丙烯装置——年产120万吨多元共聚聚丙烯装置,在中景石化成功投料试车。“正式投产后,企业的聚丙烯年产能将达22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产聚丙烯生产基地。”中景石化总经理朱泽斌说。
项目吸引了全行业目光,不仅因为“大”,更因为“领先”。绿色低碳,是技术领先的重要指标之一。
打造绿色石化、实现低碳循环发展,贯穿中景石化发展的全程。原料互供、能源循环利用、全流程绿色制造……“绿色”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环节,创造性地降低了总体能耗,不仅节约大量成本,也为企业增添国际竞争力。中景石化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在我省,像这样主动“逐绿而行”的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近年来,我省不断提质、强标,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创建——
定标准,鼓励引导企业、园区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制造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
建体系,创新“一企一单”反馈机制,鼓励未列入名单的单位对照反馈意见整改,促进入选者针对性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目前,我省已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114家、绿色设计产品184项、绿色园区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居全国前列。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全过程协同发展,不断释放福建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2012年至2021年,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0.8%。2021年,我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效、水效水平均居全国前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5%,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同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6.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约为21.5%,居全国前列。
新发展,新跨越。《绿色经济发展计划》提出,要大力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编制全省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在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积极探索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号角吹响,传统产业向更绿更优冲刺。
“产业生态化,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深入实施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不断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今年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在增加值同比增长5.7%的同时,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63%,绿色产业竞争力不断跃升。
点绿成金
生态价值加速“变现”
福州华林路,武夷山水茶空间提供的“武夷味道”全链路产品,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茶客。
“顾客都是冲着‘武夷山水’品牌来的。”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春介绍,这是由政府创建的区域公用品牌。
南平,福建“最绿”的区域。生态优越、物产丰富,但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导致好产品难以卖出好价钱。为求突破,南平从优质农产品入手,投资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创立后,要不断拓内涵、展外延。在南平区域内实行全生态种养、全品类定标、全过程追溯,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确保农产品绿色;公司化运营、专业化经营、“线上+线下”拓渠道,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品牌赋能,打破了“酒香巷深”困局。“武夷山水”拉动闽北优质农产品从大山走向广阔天地——浦城大米,带动1.2万种植户,户均同比增收2167元;建瓯竹笋,年产值134亿元;政和白茶,茶农户均年增收1.35万元,同比增长50%……
无独有偶,“红古田”区域公用品牌,带领龙岩农产品行销全国;寿宁下党乡“下乡的味道”品牌,销售额已超4600万元;武夷岩茶连续5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第2名,品牌价值超10亿元……
打造更多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我省发展绿色经济的独特抓手之一。不断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探索开展自然资源整体收储,探索生态资源产权流转和回报机制……点“绿”成金,福建正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链,由点及面加快推进。
链接“绿”与“金”,创新领跑的绿色金融成为绿色经济加速器。
创新推广“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其中的拳头产品“福林贷”,在全国率先探索由村级合作社提供担保。2019年至今,全省累计发放“闽林通”贷款106亿元,受益农户9.26万户。
2021年,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落地龙岩市;今年6月,厦门推出茶园碳汇损失保险;今年8月,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碳汇保险……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走在全国前列,为绿色经济保驾护航。
抢占先机
主动瞄准“双碳”目标
今年8月,尤溪县1965户林农陆续领到社会化碳汇造林项目收益金,青山绿水的守护者收获了真金白银。
今年,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落地,并完成全国首批农业碳汇交易项目签约;全国首单农田碳汇交易试点项目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首例运用森林碳汇补偿机制的刑事案件、全国首例渔业领域“蓝碳”赔偿案在福建执行……截至6月底,福建碳市场累计成交碳排放权产品3516.33万吨,成交金额逾9亿元,林业碳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
“双碳”时代,福建处处抢占先机。
高位谋划,先手布局——
碳达峰、碳中和被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重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是全国首个经省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形成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福建“双碳”工作科学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清洁能源,占领高地——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今年,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顺利下线。截至6月底,全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三;
全省形成4个核电基地,共10台核电机组建成投用,总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占全省电力装机比例居全国第一;
今年7月,福建省首次绿色电力交易完成,累计成交19笔双边协商合同,交易成交电量2842.7万千瓦时,“绿电”供需市场初步形成。
新兴产业,先声夺人——
福建动力电池产业已夯实全球领先地位,今年1—8月产值达1008亿元,同比增长101%,加快壮大、持续领跑;
“电动福建”不断提速,全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1.2万辆,全省城市公交车基本更新为新能源汽车。今年1—8月,全省推广新能源汽车9.1万辆,同比增长101.7%。
绿色生活,引领风尚——
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2.8亿平方米,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
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加快创建,至2021年9月,全省已有1565家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评选省级美丽庭院5999户;
消费领域绿色升级,以快递包装为例,2021年,快递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基本实现全覆盖,可循环快递箱(盒)投放量达630万个。
“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奔赴”,政府、企业、社会全面推进,福建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美丽福建,向绿而强。(记者 陈旻)
-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2-10-06 16:42:15)
- 福清南岭:生态步道带火乡村文旅经济(2022-10-06 08:09:28)
- 光明日报关注!珠江、闽江:汤汤清水润南天(2022-10-05 16:27:00)
- “霸屏”央视!江河奔腾看中国 穿越闽江之源(2022-10-05 16:27:00)
- 桥上高速桥下花园 福建高速花博园启用(2022-10-02 08:06:07)
- 福建省印发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2022-10-01 09:11:42)
- 绿水青山,孕育幸福之城——陈林讲述福州30年间生态环境蝶变(2022-10-01 07:58:15)
- 罗源霍口水库过鱼设施开工 鱼儿将“坐电梯”过大坝洄游(2022-10-01 07:58:15)
- 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居全国前列(2022-10-01 07:58:15)
- 十年来 福建省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2022-09-30 1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