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福建省歌舞剧院曾桢讲述“鸟巢”里精彩背后的感人故事

2022-03-16 09:57:09来源:福建日报

福建省歌舞剧院曾桢讲述“鸟巢”里精彩背后的感人故事闭幕式现场的“唱片”令人惊叹。 新华社

13日晚,当“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点亮“鸟巢”上方的夜空,它既烙印在场地中央的“唱片”上,又镌刻进了曾桢的心底。

“这台闭幕式既是北京2022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是‘双奥之城’的闭幕式,我们想把这份记忆留存下来,所以将主题定位为‘在温暖中永恒’。”来自省歌舞剧院的导演曾桢说。为了闭幕式的惊艳与万无一失,她在仪式组马不停蹄忙乎了半年多。

一般人可能以为仪式组的工作简单,实则“仪式”是整个闭幕式的灵魂,工作量很大,丝毫马虎不得。“我是去年9月2日正式进组的,每一天的工作都非常烦琐。我们负责的环节起用了4所高校的246位大学生,前期一直在各自学校分场排练,后期才进入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残疾人训练基地合排。3月5日起,大家正式全天进入‘鸟巢’合成对灯光,所有成员都是满负荷运转,排练结束紧接着开会,讨论调整细节,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曾桢说。

2021年,她很荣幸地由著名导演靳苗苗带领,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的导演组工作,进而结识了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并如愿加入冬残奥会导演组这个“大家庭”。

思路活、点子多,尤其工作起来的认真劲给沈晨留下了好印象,曾桢因此被分在了最考验细节的仪式组。“冬残奥会全球关注,整场演出每一个环节都不允许有任何偏差,都要跟着流程准确执行。”曾桢说。

2008年,曾桢作为舞蹈演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热场环节表演,那是她“双奥之城”的初始记忆。舞台上多年的摸爬滚打,让她有了扎实的表演功底,担任了省歌舞剧院舞剧团女队队长,近年来更转型挑战导演一角,比如在原创音乐剧《瞿秋白》中担任执行导演。在省歌舞剧院平台和院长孙砾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曾桢放开手脚,参加表演、导演的机会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这样的历练给她“加持”了底气,也帮助她在仪式组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和开幕式一样,本届冬残奥会的闭幕式将表演和仪式相结合,用简约的设计传达深邃的寓意,在网络上圈粉无数。精彩的背后,是全体演职人员的努力与合力。为了给亿万观众完美诠释残奥精神,曾桢手画了几百张手稿,做了上百份方案。“导演团队本着‘简约、安全、精彩’的原则,将方案一遍遍细化,最终打造出最具创意的方案,这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曾桢感叹道。

伴着优美的旋律,闭幕式的体育场中央巨幅地屏上出现了一部具有播放、存储、留念特质的“留声机”,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只见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勾起观众们的美好记忆。

“我们用‘唱片’这样一个概念贯穿全场,也用‘唱针’这个形式结束表演,这个大约20米长的舞美道具可以存储记忆,最后将照片投到大屏幕上、记录到唱盘里,把北京冬残奥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是闭幕式的一大亮点。”曾桢道出了这个独特创意的秘密。

当金色“唱片”变幻为“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色彩斑斓的旗帜陆续入场,也将演出推向高潮。“这是一个特别的安排,各国运动员走在没有隔阂和界限的‘地球’上,画面温暖感人,蕴含和平、美好、共存的寓意,表达人类‘共享地球、团结一心’的期望。”曾桢说。

从2008到2022,曾桢的双奥之旅奇妙而圆满。“一头一尾特别有仪式感,感恩感谢大家,我们不说再见,因为一定会见。”在朋友圈里,她留下了同样温暖的话。(记者 树红霞) 

【责任编辑:徐昕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