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光明日报整版刊发:三坊七巷的“国旗红”与“火焰蓝”

2022-01-21 18:33:50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整版刊发:三坊七巷的“国旗红”与“火焰蓝”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八闽第一旗

  坐在竹排上,将手伸进清碧的闽江,雪浪花顿时撩乱了两岸青山。穿过一片片浓绿,雄丽而又古老的福州渐渐展开,像历史的画卷挂在时光两侧。

  一个辉映红日的起点,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部史诗的封面——1991年1月1日,伴随着《国旗法》正式施行,福州市开启了每天升降国旗的庄严仪式。那一刻蓝天高远,海风劲吹,市中心五一广场上,三名身姿挺拔的旗手从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手中接过国旗,然后伴着《义勇军进行曲》,踏着铿锵正步走向红毯铺就的旗台。守护一旁的国旗护卫队是市公安消防一支声名赫赫的英雄战队——如今叫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在全场群众深情的仰望中,旗手以极具节奏感的有力动作,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从此,福州成为全国省会中首个每天由仪仗队升降国旗的城市,福州人民骄傲地把这面旗称为“八闽第一旗”。

  历经30个春秋,国旗护卫队仍是那支消防救援队,永远年轻,代代赓续。2018年,国家决定成立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的着装由“橄榄绿”变成“火焰蓝”。每天迎着喷薄而出的火红朝阳,三坊七巷救援站的指战员们以32步正步、每步步幅75厘米的坚定步伐,向使命出发,请人民检阅,准确完成2分7秒的升旗仪式。即使遭遇狂风暴雨,他们的步伐依然整齐划一、如雷经地,铸成福州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国旗护卫队现有指战员40余人,队员们骄傲地告诉我,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是在经年累月的“魔鬼训练”中打造出来的。因福州多雨,国旗每15天换一次,用过的国旗都被认真收藏起来,凡有老队员离队,队部便把保存下来的国旗赠送给立功受奖者和表现最优秀的同志,激励他们不忘初心使命,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告别之际,老队员怀抱着亲爱的国旗,“退伍不褪色,忠诚为人民”的誓言吼得比打雷还响。

  生命的光荣,在于投身伟大的事业。一代代新队员争着抢着要进国旗护卫队。为了训练出高标准的礼仪兵,队员们“冬不穿棉、夏不穿单”,苦练站功、走功、眼功、持枪功和展旗收旗功。上岗时眼睛要瞪大,透出凛凛杀气,气质要帅,帅倒一条街。脖颈不正,两边衣领插上大头针;脊背不挺,绑上硬木T字架;两腿不直,就在大腿内侧绑两条木板,晚上睡觉再用绳子捆紧,一觉到天亮,“罗圈腿都能正过来”。为增进体力,小腿绑上沙袋天天坚持5公里负重跑;为锻炼臂力,枪托下吊4块砖头,两小时刀尖不许抖,最后手指头都僵硬了,要一个个掰开来。还有更狠的项目:两脚搭在花坛上,两小时内做1000个俯卧撑,老班长苏高雄黑着脸吼:“我观察的唯一指标就是看地面,你的汗水是不是滴落成一个完整的人形!”至于翻高墙爬绳梯,手持水枪跑过独木桥,手举挂梯跃身飞上四五层楼等等,“那都是必备武功,不行就淘汰。”指导员林海涛说。新队员训练三个月,天天眼泪、鼻涕、汗水一起流,“好似在地狱里走了一遭”。晚上进食堂吃饭,手抖得像打摆子,筷子勺子拿不住,噼里啪啦往桌上掉。回宿舍脱下马靴往下一倒,汗水哗哗流,袜子拧成碎片,两脚血肉模糊,数月后磨成厚厚老茧、铁板一块。福州多台风暴雨,狂烈的雨点子能把脸打肿。一次突刮大风,广场上的风筝飞旋过来,细细的尼龙绳把旗手武文文的脸生生割开一个口子,鲜血直流,但他仍然以最标准的动作,把国旗高高扬向天空。一次40多度的大热天,军刀手刘兴宇臂挂四块砖头操练立定姿态,一只蜻蜓落在刀尖上,他长达15分钟纹丝不动,浑身汗流如注,直到队友们的掌声把蜻蜓惊飞。2015年,为迎接全国青运会开幕式,护卫队在一个月的强训中磨破27双训练鞋,踢碎34双马靴。开幕式那天刮大风,他们单手高擎5米×3.3米的巨型国旗,在劲风中屹立1小时,巨大的旗帜像大海风帆一样鼓动不息,队员们却钢浇铁铸纹丝不动,退场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2020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降旗时忽下暴雨,鸽蛋大的冰雹砸在队员头上身上,地面瞬间一片雪白,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以标准、优美的动作收起国旗,有群众拍下这一幕配上国歌发到抖音上,国旗护卫队一夜之间成为“网红”,获得十数万点赞。

  “守护国旗,重于生命”,这就是他们的信念!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