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修复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
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那么,征信修复机构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通过向银行申请异议是否真能改变征信报告,其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对个人及公司是否会产生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展开调查。
异议申请移花接木
编撰理由博取同情
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其他信息等。征信报告可以反映个人及企业社会信用的基本情况,由此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升学就业、高消费等多个领域。
由于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结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权威性。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当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的重要性,让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记者在搜索平台输入“征信修复”“信用修复”等关键词,都能搜到一批号称能帮助个人和企业修复征信的征信公司。
记者致电多家征信公司,这些公司一致表示,征信修复并非通过简单篡改征信报告,而是通过向银行申请异议,通过审核后,银行内部会进行修改。因此,所谓的“征信修复”其实就是征信异议申请。
江西赣州某征信修复公司客服人员介绍,该公司是通过找律师向银行申诉的方法来撤销报告中的逾期记录,顾客也可以自己找律师进行申诉,但只有一次机会。
该客服人员称,只要没有连续3次逾期,总数没有超过6次,其实可以不用修复,不会影响后续贷款。在确认记者表示2021年出现连续3个月信用卡逾期时,该客服人员则表示要先看征信报告,交给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如果审核通过,则可以交钱进行后续操作,如果初审通过,才可以进行修复。有的银行撤销一条逾期记录要1800元,有的则只要1000元,而如果是企业信用逾期修复,一条需要10000元。
“根据银行的操作难易程度来定价格,而企业的申诉过程更加复杂,律师需要在客户公司挂职并驻扎3个月,全权代表公司与银行进行对接,所以价格比较高。”上述客服人员解释道,征信修复就像打官司,我们有律师帮客户与银行申诉,找各种理由与银行说明客户逾期还款的原因,尽可能说得惨一些,再看银行是否会同意撤销。
四川某征信公司的定价更高,处理个人逾期记录每条2000元,企业则需要20000元。“我们做的其实主要是征信相关知识培训,你想学,交钱就可以。”该征信公司的客服说。
值得注意的是,赣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员反复向记者确认此前逾期接到银行催款电话或短信时,是否存在辱骂银行客服人员或拒不还款等恶意欠款的情况。称以前就遇到过一个案例,有客户骂了银行客服,等到提交申诉申请时,银行直接拿出电话录音佐证,直接拒绝申诉申请,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撤销。
关于修复流程,客服称只需要把存在逾期还款的银行卡所绑定的电话卡给他们,公司就会根据客户性别找律师替客户与银行对接,整个过程由他们负责,客户只需提供相应的材料证明,需要签字的时候去银行办理即可。
具体如何编撰理由?记者了解到,想方设法博取银行的同情是“关键”。“比如你是因为失业导致信用卡还款逾期时,就可以说是因为疫情导致公司倒闭,失业后没有工资,还不上钱了。”客服说。
据赣州某征信公司客服人员介绍,只要客户没有骂过银行客服,没有表示过恶意逾期,基本上都可以修复成功。只有初审通过确定需要修复征信时,才会与客户签订合同;如果修复不成功,则可以全额退款。并且如果客户“拉来人头”,还可以获得10%的回扣。
- 长乐农商银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2022-06-08 08:14:18)
- 日本政府决定冻结俄罗斯及白俄罗斯3家银行资产(2022-06-07 14:57:17)
- 端午档银行理财产品数量锐减 节假日理财气氛转淡(2022-06-06 10:56:23)
- 省级“三支一扶”6日起报名(2022-06-06 10:12:37)
- 弹弹弹!一些网络广告怎么成了“牛皮癣”?(2022-06-06 08:40:09)
-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福州产业化基地一期启用(2022-06-06 07:31:38)
- 网络安全法施行5周年:网络家园如何变得更安全(2022-06-02 11:06:26)
- 遭遇网暴如何维权?民法典给你划了重点!(2022-06-01 15:23:45)
- 工信部通报84款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2022-06-01 14:38:50)
- 台湾地区数据分析师征才火热 薪资或冲上5万新台币(2022-06-01 10: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