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国保”亭江炮台:研究近代海防的活教材

2021-06-18 10:04:46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马丽清
  

“国保”亭江炮台:研究近代海防的活教材

  二十一生德国克虏伯主炮安放于主炮台。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王晓霞/文 马尾融媒体中心供图

  闽江下游入海口自古以来就是福建海防重点。位于马尾区亭江镇南般村的亭江炮台,素有“省府门户”之称,在数百年的时光中,它发挥了抗击侵略、保卫海防的重要作用,成为近代中国人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

  亭江炮台是我国现存少有的近代典型海防岸炮阵地,也是目前闽江下游炮台遗迹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如今,它变身遗址公园,在新时代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任。

  闽江口第二道防线

  经历多次战火洗礼

  亭江炮台又称北岸炮台、南般炮台。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亭江古炮台公园。虽然战火硝烟不再,但公园内存留的炮座、坑道和弹孔,仍在静静地诉说着数百年风雨。

  “亭江炮台前临闽江背靠群山,与长乐的南岸炮台隔江对峙,扼守闽江下游的咽喉地带,是闽江口近代海防体系的第二道防线。经历过鸦片战争、马江海战、抗日战争,它是百余年来一次次抗击外侮的见证。”马尾区文保中心主任张征说。

  亭江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当时在象屿筑南岸炮台,南般筑北岸炮台,即亭江炮台,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锁闽安江峡。

  在道光、光绪年间,炮台经历多次重修。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法国舰队在马尾罗星塔锚地突袭船政水师后,在退出时沿途摧毁闽江两岸炮台,并派陆战队登岸包抄,毁坏了亭江炮台。

  1886年,船政大臣裴荫森主持修复炮台,新建新式炮位,安装部分新式克虏伯要塞炮。

  抗日战争中,亭江炮台遭日军破坏,不久再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亭江炮台受到较好重视和保护。2013年,亭江炮台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防活教材

  布局较为完善

  亭江炮台由山巅主炮台、山边前沿炮台、临江炮台群及山后弹药库组成。

  记者看到,临江炮台为炮房式的暗炮台,位于临江平地之上。设了5个墙墩、4个炮位,可对江面中近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炮台用三合土筑成,结实耐用。墙上斑驳的浅坑,是弹片崩出来的。

  沿着登山道而上,在半山腰的位置,便是前沿炮台。这是两座相连的暗炮台,用于定向攻击近距离江面和江边目标,掩护主炮台。在炮位上,陈列着2013年在这里挖掘出土的两门清代铁炮。

  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这两门铁炮由闽浙总督颜伯焘、钦差大臣怡良主持铸造,铸于1841年,刚好是鸦片战争期间。

  主炮台在高约22米的小山包顶,设一个露天的明炮台炮位,炮口朝闽江,可攻击中远距离目标。炮台后下方设有三间营房、一间弹药库,均是根据当时格局仿造的。

  “炮台基本保存原貌,且布局较为完整,可同时看到暗炮台、明炮台等多种近代炮台建筑形式,见证了我国近代军事设防的转变和发展,是研究我国近代海防体系及其演变的活教材。”陈悦说。

  变身遗址公园

  新时代担负新使命

  为了还原古炮台遗迹,2013年,马尾区政府动工修缮炮台文物,修建停车场、园林绿化等公园设施,并按照文物复制标准铸造一门二十一生德国克虏伯主炮和6门从明代至近现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大炮模型。

  其中,二十一生德国克虏伯主炮安放于主炮台。虽然是仿制的,但其据守关隘的气势丝毫不减。

  “这种210毫米口径(也称二十一生)的1880式克虏伯要塞炮,射界方位角度约120度,是19世纪80年代中国海防线的主力军。位于主炮台的这门大炮,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精准复制品。”陈悦说,这门大炮的复制工作背后故事多。大炮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相关文献只记载了主炮台配备了克虏伯要塞炮,但未有具体型号的记录。

  当时,陈悦和马尾文物专家根据地上轨道痕迹、墙上的铁环、弹坑等炮台存留的历史信息,判断出大炮型号,而后根据图纸来进行精准复制。

  2014年,占地1万平方米的亭江古炮台公园开门迎客。近年来,马尾区多次修缮保护炮台。如今,亭江炮台已卸下巩固海防的重担,在新的时代发挥出新作用,成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责任编辑:徐匆】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