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光:不问“出身”,用创新赢得“高光”
从全球首创的大口径大视场透射式光学系统设计与加工技术,到全国首创的4K、8K、10K超高清镜头,作为全球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一向“低调”的福光股份有限公司近来成了全国知名的网红企业。
“在这里,创新不问‘出身’!”全国劳模、福光股份总工程师肖维军认为,“让福光登上热搜的是‘创新’,让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赢得‘高光’的也是创新。”
创新面前,人人平等
3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光股份,在宽敞整洁的现代化车间里,全球第一条全自动化光学镜头装配生产线正开足马力,一片片光学镜片被仔细打磨、检测后,将被送往客户手中。
镜头组装流程看似简单,但对工人的操作工艺要求极为严苛。工人需要实现千分之二毫米精度控制,任何的倾斜、应力变形、松动、间隙不达标,都会导致光学系统参数与理论值出现偏差,形成场曲,导致成像模糊。
以前,车间工人镜头装配的成功率不足50%,如今这个数字达到了95%以上。这一改变得益于车间工人自主研发的工艺创新项目。
在不少企业,创新是研发团队的“专利”,一线工人靠创新“出头”的机会并不多。让车间工人摆脱“身份焦虑”的,是福光的创新制度——“创新面前,人人平等,工艺创新和研发创新一视同仁给予奖励”。
“这样的评价体系,让工艺线上的工人和研发中心的员工站上了同一条起跑线,人人都有了奔头。”车间里的工人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创新不以岗位为界,创新者都能赢得尊重。”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光学系统及镜头作为新一代信息系统最前端的光电感知核心器件,已成为信息化世界的“眼睛”,也是智能制造装备、航天航空装备、先进医疗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
“特别是光学镜头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涉及几何光学、薄膜光学、色度学、精密机械、光源技术等多学科高度集成,需要大量方案和模板的积累,还需要有熟练人才设计的灵感和反复的摸索试验,才能带来技术的不断突破。”说起公司近几年的发展,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负责人唐秀娥颇为自豪。
福光股份成立于2004年2月,并于2006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福建省国企混改成功的典范。国企长期积累的系统化、规范化运营传统,遇上了民营机制的灵活性、高效率,为曾经面临困境的福光带来了“新生”。
在2019年7月福光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的公告书中,近百名员工的名字出现在了员工持股平台有限合伙人的名单之中。他们既是公司的员工,也是公司的股东。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肖维军认为,企业改革本身便是一次系统性的创新。因为改革,职工创新的能动性被充分激发,福光从改制前无任何专利,到目前拥有授权专利546件、发明专利234件,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进口替代。
多年来,福光一心扑在了“追光”的道路上,创建劳模工作室、组织师带徒、开展创新大赛、推动职工“五小创新”。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500只同步对焦监控镜头,在国际光学镜头领域高端产品方面打破了某国外企业的垄断,保障了国内安防产品的自主及可控;在国内率先研制推出500万像素和1000万像素的高清监控镜头、红外夜视镜头、长焦透雾镜头,产品运用于国庆阅兵、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重大活动场合。
在肖维军看来,英雄不问出处,创新不分国企、民企,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共同责任。“创新不问企业‘出身’,要鼓励更多企业用创新赢得‘高光’。”
(记者 李润钊)
- 为“天问一号”装上“千里眼”——福光股份光学镜头里的创新故事(2022-06-08 09:39:30)
- 为“天问一号”装上“千里眼”(2022-06-07 15:40:57)
- 福州市政协开展双月视察活动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2022-05-30 23:08:03)
- 30年·30人丨何文波:追“光”创新 一路领跑(2022-05-20 07:48:24)
- 福光股份设立创新表彰日(2022-03-26 08:03:33)
- 感恩奋进这一年·回访|福光股份:追“光”创新 一路领跑(2022-03-24 08:40:49)
- 福光股份:一路领跑 追“光”到苍穹(2022-03-24 08:25:21)
- 不问“出身”,追“光”创新不止步(2022-03-21 09:18:07)
- 马尾这家企业,六十余载“追光”,创新成就“高光”(2022-03-12 16:59:03)
-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这一部件福州造!(2021-05-16 16: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