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是泥土 肩上担重任 心中有远方
揭秘福州市8名农民工何以获评“全国优秀”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图片由福州市人社局、记者张人峰提供
1月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994名农民工从近3亿名农民工中脱颖而出,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福州有8名农民工获此殊荣。
连日来,记者走近福州获评的8名农民工,揭开他们成为全国优秀农民工的秘密……
禄刚(搬运工)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就业带头人
2017年,得益于“福定”劳务协作,来自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禄刚来到福州,成为福建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装卸工。装货、卸货、配载,成为他每天工作的日常。
在工作岗位上,禄刚发扬定西人的苦干精神,积极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各种装卸技能培训,认真研究装卸技巧,从一名毫无经验的“菜鸟”,成长为公司装卸班的小组长。
如今,禄刚的薪酬已由入职时的每月2700元增至月均7000元。来榕务工几年后,通过劳动收入,禄刚一家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住房有了保障,孩子的学费和妻子的医药费得以解决,一家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吃苦耐劳的禄刚还是一个热心肠。通过就业扶贫走上致富路的他,不忘身边尚未脱贫的老乡。3年多时间,在他的带动或介绍下,十多名定西渭源的群众在福州实现了就业脱贫。
汪小毛(细纱教练)
纺纱行业里的大工匠
作为福建经纬集团的细纱教练,来自湖南的汪小毛是名专家型农民工。她是国家纺纱工高级考评员、福建省纺织服装工匠,也是福州市“三八红旗手”、国家纺纱工高级考评员。
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从细纱挡车工、落纱组长、轮班长,干到细纱教练。多次参与国家纺纱职业技能标准评审工作以及新型纺纱技术应用和产品推广,为我国的新型纺纱技术提升作出突出贡献。她积极做好车间“传帮带”的培训教练工作。20年来,共培养出60多名操作能手,培训新工800多名。她创建的技能创新工作室共培养出数十名福建省高级工和高级技工。她带出来的徒弟更是在2001年至2019年福建省、福州市技能大赛中多次捧回了个人一、二等奖和团队一等奖等好成绩。
相关新闻
- 福建省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信息采集完成(2021-01-23 10:10:08)
- 人社部:为农民工节后有序外出务工提供5大服务(2021-01-20 16:16:31)
- 福建创新机制源头治理欠薪:让农民工满“薪”欢喜过个年(2021-01-20 09:01:45)
- 福建为5131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5182万元(2021-01-18 09:10:07)
- 服务农民工 福州公益普法在行动(2021-01-15 07:25:57)
- 福建:积极引导农民工留闽过年(2021-01-11 08:52:01)
- 福建40名农民工获全国表彰(2021-01-10 12:54:18)
- 福建:农民工工资支付有了“标准化方案”(2021-01-08 09:31:43)
- 福州8人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2021-01-07 10:23:24)
- 福州市人社局弘扬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传统,改进服务提质增效(2020-12-31 07:53:58)
- 最高检:2019年至今已为农民工追讨欠薪3.4亿余元(2020-12-23 11:07:01)
- 泉州:实名制监管保障农民工“钱袋子”(2020-12-22 1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