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文化进万家 惠民暖人心
连江文艺轻骑兵给基层百姓送去文化服务(资料图片)。
福州晚报记者 郑瑞洋/文 连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三五”以来,连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努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新连江。
文化惠民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连江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要求,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连江不断提升文化惠民“硬实力”:对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7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标准进行提升改造;对79个新农村幸福家园村、31个脱贫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电脑、健身器材等硬件设施,提升场所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在各乡镇建设了22个图书馆分馆和22个文化馆分馆,建立了40多个图书馆馆外流动服务点。
孩子们在少儿活动室玩耍,老人们在乒乓球室打球,舞蹈室、瑜伽室则被年轻人用来排练……记者看到,这样横跨老青幼三代的健身学习娱乐场景,出现在凤城镇文化站内。700平方米的文化站由总价逾千万元的店面改造而成,如今免费对群众开放。
另一方面,连江不断提升文化惠民“软实力”:举办了“三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600多场;开展文化惠民综艺演出100多场、送戏下乡闽剧公演200多场;推出《甘国宝》等闽剧演出1300多场,观众总量约110万人次,推动了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连江公安举办警察节,通过篮球对抗赛、书法摄影展、警营开放日、诗歌朗诵赛等形式,让警营文化走进群众。
与此同时,连江文艺轻骑兵等各类文化志愿者长期活跃在基层村镇,通过闽剧、红色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百姓送去精神食粮,也传递党和政府的“好声音”。
文化富民
既富脑袋也富口袋
近年来,连江挖掘非遗文化、古厝文化等资源,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让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在连江琯头镇拱屿村,董家宝、林贤等20多位老人奏响了1000多年前的唐朝皇家乐曲《将军令》。为传承连江十番音乐这项非遗技艺,这群老人不辞辛苦,将其从小山村带到了世界大舞台,演奏的作品被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典藏。
这是连江传承非遗、文化乐民的一个缩影。目前,连江县共有非遗项目39项,拥有非遗传承人13名,建成了连江县剪纸基地、马鼻滩涂泥橇制作基地、吴文娟剪纸艺术展厅等6处非遗传习所和基地。
同时,连江注重古厝保护,推动打造三落厝文创项目、温麻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让先进文化走进古厝。

- 连江:倾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2021-01-05 13:38:16)
- 连江魁龙坊街区开街啦 既有烟火气也有文艺气(2020-12-31 11:33:17)
- 多措并举,连江陇西扶贫助残成效显著(2020-12-31 07:59:24)
- 2021年元旦,连江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启用(2020-12-29 16:15:22)
- 2021年,连江经济工作要这么干!(2020-12-29 16:09:52)
- 连江发布最新人事任免(2020-12-29 09:18:45)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福网推荐
-
为爱定制
卡拉,福州第一只导盲犬。它是怎么来到福州,和主人又有些怎样感人的故事?
-
分类有道
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他们跟最脏最臭的垃圾打交道,还时常要遭受委屈……
-
百岁老人的“新城梦”
重阳节这一天,陈老来到滨海新城,重走自己当年奋斗的地方,对滨海新城的变化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