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谋划
“蓝色经济”潮涌向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撤乡设镇将给下宫带来哪些利好?下宫又将如何乘势而上?
站在下宫规划图前,林家喜表示,将以撤乡设镇为契机,继续践行“海上福州”战略,做好临海临港大文章;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可门港开放开发,助力可门打造亿吨巨港;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引入更多优质硬核好项目、大项目,做大经济盘子;做好产业提质工作,创新发展路径,继续探索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充分激发“蓝色经济”活力,带旺鲍鱼全产业链,打造全国闻名的鲍鱼产业“下宫样板”。
心无旁骛抓落实,奋发有为担使命。汤国登说,下宫红色文化深厚而博大,经济发展韧性、活力、后劲稳步增强,区位优势愈发凸显,当前正抓住可门港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和有为乡贤在下宫这片蓝色海洋与红色文化交织的热土上,奋斗青春、建功立业,共同书写新时代下宫建设新篇章。
展望未来,下宫镇将坚持科学谋划,发扬敢想敢拼的创业精神,助力连江掀起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热潮,让更多人看到这位后起之秀的强大生命力和旺盛活力。
精心布局
品质品位不断提升
近日,连接下宫镇区和松皋村的厦松隧道全线贯通,预计明年7月通车。这条总投资约6亿元的隧道呈东西走向,西起通港大道三期,东接滨海大通道规划支路,途经下宫镇厦一、松皋两个村。
“通车后,下宫镇区至松皋村路程将从1个小时缩短至10分钟,不仅大大方便群众生活出行,更重要的是,切实打通了养殖户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为下宫乃至黄岐半岛渔港经济区开辟便捷高效的通道。”下宫镇人大主席、厦松隧道项目负责人赵鸿表示,该隧道既打通了群众出行的“中梗阻”,也连接起消费者的“饭桌”与养殖户的“钱袋”。
从“蜀道难”到“俱欢颜”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且陆海兼顾。下宫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为契机,建成总投资4.65亿元的通港三期道路和投资1300万元的下宫滨海路为龙头的骨干路网,真正融入连江县城半小时生活圈;设计松皋至江湾、江湾至初芦、松皋至奇达等道路,实现沿海通道大贯通。可门港铁路支线已建成通车,与温福铁路对接,使进入可门港区的货物能更加便捷地海运出口或运往内陆地区。全速推进初芦、江湾陆岛码头,以及松皋和渔村、江湾、初芦等二级渔港项目,逐步形成环下宫水陆运网,进一步提升“松芦湾”运输吞吐能力。
交通提速助推产业加速落地,城镇品质也因此得到提升。近年来,随着大项目接二连三落地可门港,数十项民生项目建设同步推进,迅速刷新着这个渔乡的面貌。宽敞整洁的村路、鳞次栉比的小楼、簇新的镇级卫生院、现代化的幼儿园、设施齐全的中心公园,以及散落各处的绿化景观、老人活动中心、革命历史纪念馆、百米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不一而足,让越来越多人有了相同的感受:渔乡越来越有“城市范”了。
“谁能想得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好生活。”行走在绿意盎然的大洋村村道上,吴坛秀笑容满面。20年前,她从老家宁德嫁到大洋,成为大洋从穷山恶水“蝶变”为省级美丽乡村的见证人。吴坛秀感触地说:“嫁过来的时候快哭了,山路绕了一圈又一圈,晕乎乎终于到了,想上个卫生间却找不到地方。当时,年轻姑娘不愿嫁过来,本地青年总想往外跑。现在不一样了,人气越来越旺,大伙儿收入也越来越多。”
见证下宫蜕变的还有下宫镇林业站负责人陈华标。年近六旬的他是下宫建乡的第一批干部,一干就是27载,将全部青春与热血挥洒在此。“看着下宫从靠山、靠海、靠天吃饭,到如今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足,镇容村貌焕然一新,我很自豪,要在这里干到干不动为止。”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