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塞门扎涉嫌论文造假 时间跨度长达18年
一位是塞门扎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合作者、其中一篇论文的通讯作者Akrit Sodhi。
Sodhi首先承认有两个图像被“无意地交换了”,但“重要的是,这不是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使用重复图像的情况”。
最后,他表示“这个无意的错误并不影响从这个具体实验得出的结论”。
另一位也是塞门扎的合作者、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的Rajiv R Ratan。
他表示:“尽管有些图片看起来几乎一样,但它们并不是同一张图片”“当初做这些工作的人已经离开实验室很久了,但我们会回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外,已有一篇文章已经撤稿。
有两篇已勘误或更正。
“我们看到,塞门扎在这些论文中要么是通讯作者,要么是合著者。他可能未必直接参与了一线工作,但的确需要为此负责。”陈光说。
“你想,这么大的人物,他不缺论文,不缺声誉,甚至不缺经费。他何苦造假呢?所以我想很有可能他只是对一些研究做了宏观指导,并不了解下面人做的具体工作细节。”
“我说这些,不是要给他洗地。”陈光说,“而是在这样的科研组织方式下,在这样的科研生态下,类似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普遍——这让人细思极恐。”
《中国科学报》试图通过邮件询问塞门扎本人对造假指控的看法,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塞门扎的回应。
人物简介:
塞门扎1956年出生于纽约,今年64岁。1999年,他成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职教授,2003年起担任该校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项目主任。
2019年,塞门扎因“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中的发现”而与其他两位科学家——拉特克利夫和凯林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塞门扎实验室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HIF-1,并在1995年纯化克隆了它。此后,拉特克利夫和凯林发现了HIF的降解机制。
近年来,塞门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HIF-1与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慢性肺病等疾病的关系。
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向临床,造福更多病人。(李晨阳)
- 2024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福州举办(2024-11-12 07:25:38)
- 91岁名医展示珍藏60多年的珍贵文献 半部论文集见证名医荟萃(2024-08-15 09:54:44)
- 宁大学生就科学躲避鸟粪写了篇论文(2024-07-05 09:40:25)
- AI代写论文?福大等多所高校明确:严查!(2024-05-17 17:06:14)
- 有大学生借助AI代写论文?多所高校发通知(2024-05-14 10:31:57)
-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成果登上《科学》封面(2023-11-24 09:35:54)
- 重要发现!福建这一高校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发表论文(2023-11-23 11:03:48)
- 女儿翻出妈妈1993年全手写论文 惊讶到说话都结巴了(2023-07-24 20:07:25)
- 硕士毕业10年被查出论文剽窃 被撤销学位(2023-07-05 19:20:45)
- 调查显示:网络资料与大陆论文成台湾学生抄袭主要来源(2023-02-22 08:59:1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