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文学光芒照亮生活,“90后”寒门学子靠自己走出困境

潘云贵:在读博士出了12本书

2020-08-30 08:05:46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顾伟
  

  福州新闻网8月30日讯(福州晚报 记者 顾伟/文 受访者供图)日前“,90后”潘云贵凭借《骨头里的钟声》,获得江苏省作协第五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这是一组写给父亲和家乡福州的散文诗。这名长乐籍博士,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这些年出版了12本书。

潘云贵:在读博士出了12本书

潘云贵

  14岁打开文学创作之门

  潘云贵出生在长乐江田镇三溪村的农民家庭,母亲患有癫痫,家中主要收入依靠父亲给人修坟墓或是建下水道。在他记忆中,下大雨时,小瓦房经常漏水。父母没有给过他零花钱,他就捡塑料瓶拿去卖,有时也帮人扛花圈。

  兴趣班、补习班、电子词典、点读笔……这些需要金钱作为支撑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用品,在潘云贵少年生活中统统缺席。他知道,要想生活有所改变,必须靠自己。

  因为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潘云贵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心事无法跟他们诉说,他只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及写作,将心门打开。14岁时,他在《海峡教育报》上获得第一笔稿费。从此,他进入了文学创作之门。

  文学光芒照亮他的生活

  从14岁至今,潘云贵在《诗刊》《美文》《西部》《萌芽》《作品》《福建文学》《青年文学》《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

  20岁时,他成为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首个“90后”得主,此后获得首届新蕾青春文学新星选拔赛全国总冠军、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C组一等奖、第四届《人民文学》全国高校文学征文一等奖……那时起,他离开福州去外省读大学,读完本科又读研,毕业后留在重庆高校教书,现在离职回到福州继续读博,攻读中文专业。

  潘云贵说:“文学光芒照亮了我的生活,我透过文学去认识世界、描摹世界。当然,我写的每本书,涉及更多的是来自家乡福州的草木、人情。”

  每次潘云贵从外地回来,走出长乐航站楼的时候,总能看到父亲的身影。父亲从自己不多的工钱里取出一笔,请人开车来接儿子。望着车窗外滨海新城的变化,还有坐在身旁的父亲,潘云贵想为这些在城市化进程中默默付出、失去青春的人写点什么,于是有了最近获奖的作品《骨头里的钟声》。

  故乡是笔下不尽的源泉

  从2003年出版第一本书《鸟眺望的地方叫作远方》算起,潘云贵至今出版了12本书。其中,有长篇小说《飞鸟向左,扬花向右》《亲爱的马里奥》,散文集《我们的青春长着风的模样》《清风烈酒后,愿你终能懂自己》《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等。

  受疫情影响,今年不少出版社按起了暂停键,可是潘云贵依旧出版了3本散文集。《白马少年,衣襟带花》《人生海海,素履之往》两本书是他首次用笔名“云鲸航”对这十五年创作的一次回眸。《都会有,都会好》是他从自己读研、工作及离职读博这段经历入手,40多篇文章,呈现“90后”这一代人对生活和未来的态度。

  潘云贵说:“我书写文章的过程,似从古井中打水,水桶触碰着生活的壁垣,保存了大部分生命中真实的时刻。”文学让他收获了很多读者朋友,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让他出版每一本书都充满动力。一想到世界上有人陪伴着他,正在等候他的文字,他就特别开心。

  潘云贵告诉记者,“我听不厌每年端午老家夜赛龙舟震天的锣响与岸边人潮的呐喊;我忘不了家中饭桌上少不了的菜,一定是下沙的花蛤、松下的鲭鱼。我最无法遗忘的还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像是福州的山与海,组成了我永远的故乡。他们站立的地方,是故乡最温暖最明亮的部分,是我笔尖永远取之不尽的源泉。”

【责任编辑:李琳珊】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