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州水系治理如何打造“升级版”

​市政协对口协商聚焦“完善提升城区部分内河水系综合治理成效”

2020-07-02 07:43: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钱嘉宜 金舒洋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 实习生 金舒洋

  坚持“一手抓污水源头治理、一手抓清水源头补给”的治理理念;摸索出“卷地毯”工作法、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等工作机制;建立起“政府+企业”双河长制监管机制……水系治理的铁腕推进不仅让榕城山水格局再放光华,也提炼出一整套具有福州智慧的治水经验。

  水质再提升、认识再提高、成效再升级,1日上午,市政协围绕“完善提升城区部分内河水系综合治理成效”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委员、专家、政府部门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商福州内河治理提升大计。

  规划统领 长效管护需“给力”

  根据调研,目前福州已修订《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制定《城市内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政府+企业”双河长制,并制定配套的履职情况考评实施方案等,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后期管护提供了一定保障。

  但也正基于此,只有实施方案、没有顶层规划成为目前福州水系综合治理常态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市政协委员陈硕在代表课题组发言时表示,顶层的、综合性的生态水系规划缺乏,既不利于规范城市水系及滨水空间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难以实现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阐述在委员间引起共鸣。“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即将启动,这或许可成为生态水系规划编制的一个推进契机。”市政协委员金福生建议,在福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作为一个专题去研究,理清内河水系,提出内河梳理与整治的指导意见与管控措施,并在规划中融入水系建设。

  晋安区政协委员张伟民指出,由于管控方缺乏自我主动性,以致内河问题有复发可能,希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对此,市建设局回应,已委托市规划院为主编制全市内河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内河功能、竖向标高、管线需求、通航标准等内容,现已形成初步成果,正结合水系治理“回头看”和“后评估”工作,主动找差距,补短板,计划9月底前编制完成报审。

  科技助力 推动水质再提升

  推动内河水质改善提升既要有科学的理念,也要有科技的“武器”。协商会上,不少委员、专家把建言重点放在治水工具的创新上。大家普遍认为,“数字福州”建设的充分运用可为水系长效化治理“保驾护航”。

  “内河管养不仅是绿岸养护、河道保洁和水位闸控,更应该讲究科学、高效和创新。”市政协委员严松表示,可以尝试使用在线巡河、在线水质监测、在线排口监视、在线图像检测来代替目前的各种人工巡查和人工排查,“其实,一次性的投入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成本的长期下降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对于现有的人工排查,可通过完善内河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进行监管。”鼓楼区政协委员詹华晖说,可应用内河水系实时监控大数据系统,构建城市内河管理的“眼睛和大脑”,有的放矢地指挥巡河人员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问题。

  市政协人资环委智库小组成员、福州大学副教授潘文斌则建议,建立适用于福州市内河管理的“智慧水系平台”,服务于内河的防洪、排涝、调水、治污、管理绩效评估等功能。

  除数字化建设,课题组还建议探索“生态治水”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以期在扮靓内河水面的同时,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

  提升氛围 做靓特色水文化

  “福地山水,河岳窈窕”,如何将“水”打造成为城市柔性名片是福州水系综合治理的终极目的。

  “文化优势必须是水优势的重要载体。”会上,台江区政协委员陈文忠通过举例,给出不少串珠公园提升方案。他说,琉球馆、清代万寿桥、宋代路通桥等文化元素,可有机移植到附近的打铁港河串珠公园;光明港河两岸公园则可考虑建设一些名人纪念馆(堂),如鳌峰书院、忠烈堂或碑、三国福州神医董奉“救生堂”等,把串珠公园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串珠文化公园”。

  文化产业要发展更要带来经济效益,“清水绿岸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认同。

  严松说,福州内河的历史虽有堪比南京秦淮河的古老历史,却没有展示出秦淮河般的艳丽和繁华,“可尝试像上下杭一样选取部分河段建设既有福州特色又有商业价值的沿河建筑,使民众在收获完美休闲体验的同时刺激消费”。

  “旧城改造与内河整治也是互馈过程。以旧城改造为契机,在内河水系中规划游玩、划船、健身等娱乐功能,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金福生表示。

  “水文化做不起来不能一味考虑建设,也要考虑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市政协委员林玲建议多渠道普及知水、爱水、护水宣传,特别是推动宣传进校园,为水文化建设打下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