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市新闻办公室 >> 县市区新闻发布

罗源:盘活养老资源 打造“幸福驿站”

2019-11-07 09:06:56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任思言

  福州新闻网11月7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其燚 黄益辉)“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这是部分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写照。近年来,罗源县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积极打造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初步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摸索出一条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新路。

  “公建民营”让养老设施活起来

  晴天的午后,罗源县白塔乡敬老院内,特困人员陈志浩就会拄着拐杖,走到敬老院楼前的小花园晒太阳。陈志浩今年63岁,是起步镇蓝田村的“五保户”。目前,白塔乡敬老院入住了29名老人,其中14名是特困人员,陈志浩就是当中的一员。

  “我们刚接手敬老院的时候,条件比较差,也没有老人入住。通过一系列改造,我们提升了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并设置护理员、厨师以及管理人员,短短几个月就有29名老人入住。”白塔乡敬老院院长郑增旺介绍说,对剩余床位进行商业化运营后,所获收入不仅可以补充特困人员供养经费的不足,还可以用于提升基础设施,敬老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为盘活县内已有的养老资源,今年以来,我们大力推进‘公建民营’改革,将县内公办养老机构打包进行社会化改革,公开招投标确定运营企业,引进专业化养老组织运营,对于有需求的特困人员进行集中供养。同时,对剩余床位进行商业化运营,以补充特困人员供养经费的不足。”罗源县民政局局长郑良亨介绍,包括白塔乡敬老院在内,目前罗源县洪洋乡、飞竹镇等地的6所敬老院已经实现社会化运营。

  “接下来,我们会在对县福利中心和剩余3所乡镇敬老院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后,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实现社会化运营,提升全县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预计2020年可全面实现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激发养老机构的活力。”郑良亨说。

  服务“专业化”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这个是苹果,这个是学校……”在罗源县爱心护老院里,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正在护老院社工的帮助下进行沙盘游戏。

  “去年开始,我们护老院开始尝试接收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入院。”爱心护老院的院长朱国琴介绍,该护老院是集自理、半护理、全护理、阿尔茨海默症照护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现在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很多,院里派专业社工外出学习,陪伴照顾失智老人,我们还设立了专区,通过认知刺激训练、进行现实导向、童年回忆、感官训练等方式方法来活化老人记忆力与语言能力。”朱国琴说

  据介绍,罗源县通过养老服务向社会化、专业化迈进,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投资兴建民办养老机构,现在已经建成了爱心护老院、红苹果老年公寓2所民办养老机构,配有313张养老床位,年平均床位使用率超过46%,有效缓解政府的供养压力。

  整合各方资源 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罗源县起步镇沈厝村的农村幸福院一楼大厅里,三五个老人聚在一起收看电视节目,旁边的棋牌室里,还有几位老人高兴地玩着扑克,二楼的农家书屋里也不乏爱看书的老者。

  沈厝村村支书郑森锋介绍,村里现在有空巢老人20多名,平日里,老人们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幸福院里活动。“大家互相照顾,聚在一起也不孤单。”

  据介绍,罗源县将农村养老资源聚在一起,整合了民政部门“农村幸福院”项目和慈善总会“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并汇聚残联、卫计局、科技文体局等多方力量,共建场所、共享资源、共同管理。目前,罗源县已有15座村级综合“养老楼”,不仅让无房、危房、孤寡、残疾老人离家不离村,住进“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也让空巢、居家老人有了可以临时休息、临时就餐、共同娱乐、互相照料的独立活动场所。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