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昙石山文化:开启福建文明的钥匙

2019-10-23 10:59:07  来源:东南网
  

昙石山文化:开启福建文明的钥匙

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再现了昙石山人的生活场景。

昙石山文化:开启福建文明的钥匙

  “东海传说昙石山,昙石山边昙石湾。昙石湾里故事多,滔滔闽江流进了宽阔的海滩。”这是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首任馆长欧潭生前几年所作的一首歌词。他今年已经74岁,退休10多年的他,仍然心系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位于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1954年,昙石村民在修堤取土时发现了很多白色蛤蜊壳堆积层,后来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定名为昙石山文化。

  福建称“闽”,古代被称为“蛮荒之地”。昙石山文化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福建文明。欧潭生特意在考古厅上方醒目地写着“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

  1945年,欧潭生出生于闽北建阳,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大毕业后,欧潭生先在河南工作。1988年,他作为人才引进调到福建省博物馆。

  1996年,欧潭生应邀前往昙石山小学商议筹建昙石山文化标本陈列室时,在山上的一片番薯地里捡到陶片和一块小孩的眉间骨,他断定山顶还有尚未发掘的墓葬和遗存。

  当时,许多人认为40多年来昙石山经过了7次挖掘,已经没有挖掘价值了。欧潭生坚持上报国家文物局,经过一年多的发掘,山顶发现了42座墓葬,两条壕沟和五座陶窑。

  1996年底,福建省领导视察第8次考古发掘工地,指示就地保护,筹建考古博物馆。1997年欧潭生从当时的省文化厅接过重任,开始筹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2001年6月24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

  在任馆长期间,欧潭生对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呕心沥血,从展览的布置到讲解词的撰写,对外宣传到讲解员的培训,都投入了大量心血,使一个考古发掘现场,变成闻名遐迩的博物馆,再现了福建五千年历史文明。2004年,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昙石山文化遗址”。

  欧潭生认为,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颧骨、原始瓷器、提线陶簋、殉葬男奴、十八件陶釜等文物堪称“中华之最”。昙石山人颧骨和现代解剖学中的“日本人骨”有同样的特征,可以说日本人祖先可追溯到昙石山,而出土的十八件陶釜相当于现在的砂锅,可说明福州人爱喝汤的饮食文化始于昙石山。

  欧潭生2005年退休,转任闽江学院考古学教授和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他退休后,经过对昙石山文化的反复思考和论证,提出昙石山文化不是居住遗址,而是氏族墓地。下层是五千年前昙石山文化,上层是三千多年前西周大墓遗存。广义考古学也可称为“昙石山文化遗址”。

  印记点评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自1954年发现以来,历经10次考古发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发掘的比较完整的文化遗址。

  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内涵已经被学术界确认为“昙石山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认定,也是福建省第一个被确立的考古学文化。

  昙石山文化以昙石山遗址为代表,以闽江下游为中心,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分布范围,几乎覆盖福建全境,并连接闽台两省。它是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也是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对东南沿海地区,乃至中华古代历史文明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文/图)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