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习近平的“历史课堂”,往往设在哪里?
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时政新闻眼》梳理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他主持的中央政治局59次集体学习中,至少有9次就是以历史为主题。“课堂”就设在中南海里。
谈到历史,总书记总是语重心长。在2014年10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集体学习时,他说,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历次的国内考察中,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纪念馆等历史遗址是他去得比较多的地方。这是更加生动的“历史现场课”。以长征主题的革命纪念馆为例,《时政新闻眼》曾经做过梳理,除了今年到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之外,他此前还在红军长征的三个重要纪念年份分别到访长征出发、转折、会师的标志性纪念地,回望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
△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在国外出访途中,在主场外交活动中,历史和文明也是习近平与国外领导人交谈比较多的话题。这是视野更宽的“历史交流课”。今年首访选在意大利。习近平说,中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文明的传承都高度重视,这是两国能够相互理解、友谊长存的根基。历史无言,却是最好的“外交大使”。
△今年3月,习近平在意大利访问期间见证796件套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返还给中国。这是部分文物。
△今年3月习近平访问法国时,马克龙总统赠送了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马克龙介绍说,《论语》的早期翻译和导读曾对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哲学思想有过启发。这部《论语导读》原著目前仅存两本,另一本存放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今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与外方领导人先看了一个文物展。在展出的9件文物中,就有斯里兰卡的国宝级文物——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习近平介绍说,当时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会立碑纪念。郑和的到访带去的不是战乱,而是和平与繁荣。这样的历史证物,让人心领神会。
△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复制品),原碑于1409年制成,出土于斯里兰卡加勒港,现藏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国家博物馆。(央视记者李铮拍摄)
相关新闻
-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 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2024-10-25 10:08:23)
- 视频丨习近平: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 我们要展现集体智慧和力量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挺膺担当(2024-10-25 09:06:31)
- 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2024-10-25 09:05:25)
- 引领“全球南方”合作 凝聚世界和谐共兴力量——多国人士盛赞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彰显中国担当(2024-10-25 09:05:21)
- 【央视快评】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 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10-25 09:05:13)
- 视频丨习近平: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 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 扎根全球南方(2024-10-25 09:00:03)
- 习近平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4-10-25 08:59:59)
-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七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2024-10-25 08:47:35)
- 勇担使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在福州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2024-10-25 07:46:55)
- 习近平结束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回到北京(2024-10-24 23:42:25)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2024-10-24 21:02:11)
- 【众行致远】习言道|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照亮金砖前行之路(2024-10-24 20: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