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高温下的劳动者:“鱼医生”李吉明出诊记

2019-08-22 09:22:02  来源:福建日报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李吉明专治鱼病。烈日当空,记者来到鱼苗孵化场,和他一起出诊,感受鱼塘“下蒸上烤”的别样夏日

  “鱼医生”出诊记

  东南网8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陈析)14日一大早,太阳初升,空气就已泛热。连城县文亨镇的吉明鱼苗孵化场内,“鱼医生”李吉明正在巡塘。

  “夏季水温高气压低,每天要巡塘四五次。”他捞起一条鱼,翻开鱼鳃看了看,然后放回水里,“要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和鱼苗的生长状况”。

  年近五旬的李吉明1989年开始和鱼打交道,2004年和朋友创办鱼苗孵化基地。2007年,李吉明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被誉为“水产苗种专家”。有了资格,他经常免费帮助村民,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给鱼看病,许多养殖户通过他提供的鱼苗走上致富路,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李医生”。2018年,他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鱼还有救

  “起初跟着父亲养鱼,鱼苗成活率不高,动不动要请专家来诊断,就想着自己学会给鱼看病。”李吉明想到就做,他向老渔民请教,买来大量专业书籍自学,到专业院校求教。“那段时间,我都有些魔障了,天天捧着书在鱼塘,一蹲几个小时,一边看书,一边把鱼抓起来观察、对照。”就这样,他慢慢掌握了选种、配种繁殖、配药、打针等技术,成了龙岩远近闻名的“鱼医生”。

  9时,他回到鱼塘边的简易办公室,擦把汗,提起门边一个鼓鼓囊囊的工具袋,对记者说:“村里有鱼塘出现病鱼,我得去看看。”

  步行20多分钟到达目的地,鱼塘四周没有树荫,站在阳光下不足几分钟就觉得头昏脑涨。

  “昨天还好好的,一个晚上就出事了。”村民冉启忠和几位同伴焦急地说。

  李吉明捞起几条两指宽的病鱼,打开鱼鳃仔细看后说:“鳃丝发白,有污物,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是烂鳃病,体质差造成的,还有救。”

  “治疗方法简单,没事。”李吉明微笑道,用生石灰溶水,全池泼洒;或者,用漂白粉挂袋在鱼塘食台。具体操作,找6个蛇皮口袋,每个装漂白粉半斤,然后,挂在食台,入水10厘米,10天换一次。

  他分析,夏季是鱼类发病高峰期,烂鳃病特别突出。由于鱼的体质差,易感染病菌,应以预防为主,注意加强鱼塘消毒和饲料质量的把关,提高鱼体质。

  “诊断鱼病,要看没死的、离群独游发黑的鱼。”李吉明补充说,因为病鱼死后都会烂鳃,不易发现病因。

  听了他的处置意见,大家的心一下子踏实了。

  取水检测

  给鱼看完病,李吉明和冉启忠向不远处一条小船走去。“去鱼塘中间看看,取点水样回去检测,看有什么病菌。”李吉明说。

  船驶入鱼塘中央。记者感觉周身都被热腾腾的蒸汽包裹,十分难受。仅几分钟,衣服就已被汗水湿透,捂在皮肤上,再加上塘水的蒸汽,整个人像在大蒸笼里似的。李吉明似乎感觉不到这一切,从工具包一一取出矿泉水瓶、温度计、笔记本等。

  看着小船四周零散独游的鱼,他加重语气说:“天气变化对鱼苗的生长影响非常大,要时刻关注,及时采取增氧、换水等措施调节水质。”

  说完,他把手伸进水里,停顿片刻说:“现在水温还好,再晒一会儿,水温就会偏高。水的温度高了,就要加大换水量。”

  李吉明将巡塘情况记录下来。记者翻看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详细地记录着许多鱼塘每天投饵、水温、注水、增氧等情况。他说,这样有利于积累材料,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这是他多年从事鱼苗养殖的经验法宝。

【责任编辑:伊宁倩】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