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致敬这座城 —《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自序

2019-07-14 22:08:15  来源:新福建

致敬这座城  —《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自序

  陈元邦

  长期生活在这座城市,越来越感受到这是一座底蕴十分丰厚的、充满情调的城市,也就愈加爱上了这座城市,也因爱更添了对这座城的景仰与敬畏。

  关注这座城市,从三坊七巷始。常常徜徉于南后街,穿梭于坊巷,漫步于院落,从坊巷的格局到庭院的格局,我仿佛触摸到了一条脉,一条属于这座城市的文脉,闻到了弥漫于空气中一股浓浓的文气。在行走之中,体会“中国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厚重。于坊巷间行走,经常听到百姓用“七遛八遛,不离福州”来表达他们的不舍。简单的“不离”二字,包含着多少情感,他们把生活的这片土地,视为有福之州,认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人都是有福之人。楼适夷先生在1937年写的《福州有福》的文章中写道:“福州人有一句口头禅,叫作‘福州有福’。”一句口头禅,说明这句话已经很深入人心了。又读到清末时居住在福州的传教士卢公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描写150年前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福州——有福之州,是福建省的首府。”宋代龙昌期写的一首诗:“等闲田地多栽菊,是处人家爱读书。饮宴直尝千户酒,盘餐喉候两潮鱼。”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宋时福州的市井图,风景宜人、文气充盈,物产丰富,由这张图想到了福州人从心底流淌出的幸福感,看到他们微微陶醉的眼神,心底便有了穿越时光隧道、用游记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乃至于它的历史串联起来的欲望:用眼所见去勾引出被岁月遮掩的历史,以游记散文的方式将它们放在一个平面上。这个功夫,大约花了近两年的光景。

  在写作过程中,思绪始终因城市的发展脉络跳动而跳动,因这座城市的底蕴厚重而激动,数度为这个城市发展的神奇之处停笔沉思。

  感佩先人,将生息之地选择于三面依山、一面临水的开阔盆地之中。三面依山成一个半环绕之形,城市就是依偎在山的怀抱里;一面伴水,这水是海水与江水的汇聚之地,闽江之水与东海之水在这里拥抱,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既享海之利,也享江之便,潮涨潮落,潮涌内河。北高南低,山水从北而来、绵延缓缓,滋润了这片盆地,流入江海。

  感佩先人,2000多年前,选择在越王山脉的冶山筑了冶城,这是这座城市的发端,虽然历经子城、罗城、夹城、外城、府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但是,鼓楼这片区域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始终不变。

  感佩先人,将屏山脚下定为城市发展中轴线的起点,从这里,向江向海铺陈而去。登镇海楼,视野从屏山脚下向南而望,它如一条串珠的线,串起了冶山、鼓楼、三坊七巷、朱紫坊、于山、乌山、上下杭,通达闽江,跨闽江而到烟台上。这条中轴线,可以一窥灿烂的闽都文化,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儒学文化、以上下杭为代表的商文化。这个城市之所以厚重,其实就是文化的厚重,这个城市之所以有着自己的气质,是文化涵养的结果。立于镇海楼,目光随中轴线延伸,耳畔仿佛听到一种节奏,由慢而快,这种节奏令我吃惊:22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之前的2000多年,这条中轴线到闽江边而停滞,而改革开放40年来,中轴线越闽江、跨乌龙江、面江向海、东拓南进、波澜壮阔。由于当时的条件,先人们选择了可利用海的优势但又可避海之劣势的这块土地作为自己休养生息之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人逐海而去。这座城市,从有海而看不见海到临海而筑、向海而居,这座城市成了真正的滨海城市,福州,踏潮而来。

  感佩先人,造就了纵横交错的内河,这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在城市的不断拓展中,护城河便成了内河的一部分,加上为了浇灌阡陌的沟渠,在从农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先人们将用于灌溉的沟渠留下了,成了内河。这内河,如一个人体的脉,有主动脉、有支动脉;这内河,在城市还没有汽车的时代,它是这路城市最主要的路,人们称它为“水路”,这路,达江通海,牵家联户。内河,让这座城市“活”起来,也让这座城市在阳刚中添了柔美。不少外地人看了福州内河,大为感叹:福州怎么会有这样多的内河啊!他们的眼神,流露出的是羡慕。夜晚,漫步于内河河畔,赏着这座城市的夜景,我慢慢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性格:奔放中又有些内敛。

  闲暇时,喜欢独自伫立于被称南台岛的淮安头:闽江之水浩浩荡荡而来,因为这岛,便有了闽江和乌龙江。淮安头,不需要任何人工雕琢,自然调节着分配着水量,是一处比都江堰更神奇的地方。我喜欢在夕阳西下时,站在洪塘桥边,静静地欣赏余晖映照下的处于乌龙江心的金山寺,岁月悠悠、江水潺潺、日出日落,它总给人一种既置身于激流之中,又身处于桃源之外的感觉。我喜欢将自己浸泡于温泉之中,洗去疲惫……这是上苍赐予这座城市、这里子民的礼物,是上苍的厚爱。

  感谢这座城市,岁月中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故事惊心动魄,这故事,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厚重。长乐太平港乃郑和七下西洋候风起锚之地,使这座城市成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马尾设立船政街门,创造了船政文化;烟台山上,留下的一幢幢富含异域风情的楼宇,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座城市的对外交往……

  感谢伟大的新时代,这座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始,拥有了一张美好蓝图,福州人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怀揣梦想,建设幸福之城,这个城市在奔跑着,不停地奔跑着……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止在于她的颜值,还在于她的气质;不止于触摸时的温度,也在于触摸时的厚度;不止于岁月酿造出的风韵,还在于虽经沧桑而依然活力四射;不止于今日的美好,还在于对未来的向往。福州就是这样一座有颜值、有气质,有温度、有厚度,有风韵、有活力的城市,这座城市,有情有爱,这座城市,我越来越爱。

  我虔诚地向这座城市致敬,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座城市的人、事、物,都有无数让人致敬的理由。这种致敬如军人般庄重而神圣,是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当这篇文章搁笔之际又传来喜讯,福州成功获得2020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权。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福州,大踏步走上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重大决策的前台。这足以说明这座城市正日益受到世界的瞩目。福州明天更美好,我们拭目以待!

  (《致敬这座城——福州走笔》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