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员张陈明:虽匆忙而过,却不敢懈怠

2019-06-28 10:49:11  来源:福建日报
  

  东南网6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肖榕)今年春节期间,张陈明的一封家书登上了《人民日报》。

  张陈明是邵武市立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也是我省第17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员。在信中,张陈明向女儿说起工作时使用的显微镜的故事,他这样写道:可以说,中国援非眼科医生给非洲带来光明、带来希望,谱写着中非友谊。显微镜的故事凝聚着中非人民的深情厚谊。能用它为这份友谊增添光彩,爸爸感到很荣耀。

  张陈明手术前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调整好眼科手术显微镜。而在新的显微镜到来之前,他在一年多的援助时间里,和旧显微镜一起完成了600多台手术。他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它记载了多少援非眼科医生的故事,但从它锈迹斑驳的外表上,可以感受到它曾经书写了无数中非互助的篇章。

  根据国家和福建省援外医疗工作总体安排,第17批中国援塞内加尔医疗队由我省南平市负责组建,于2017年8月开始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张陈明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这期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济金邵尔市区Silence卫生院举行的一次义诊,这里也是中国援塞医疗队的老基地。

  在Silence卫生院,他接诊了Maniama。这个穿着花格子条纹青年妇女说起了她们一家和医疗队的故事——

  很早以前,Maniama的奶奶一只眼睛因疼痛而失明,另一只眼睛也很不舒适,得知有中国医生在这家医院,就送过来救治。医生立即给她做了手术,并保住一只眼睛直到逝世,逝世时还念着中国医生好。在中国医生撤走的那段时期,Maniama的母亲双眼也出现问题,却没有及时得到救治,最终遗憾失明。Maniama知道青光眼会遗传,因此特意过来检查一下。

  听完Maniama的叙述,张陈明的内心很不平静,“祖孙三代人,都念着中国医生,也都多么希望有中国医生留在她们身边”。

  这也让他觉得,在Silence卫生院的义诊意义非凡。在诊室内,他寻找着还存在着的一些中国元素、中国烙印——那台裂隙灯应该来自中国,欧美生产的裂隙灯与国内生产的不一样,它虽已缺胳膊少腿,但仍可看出是早年“鹤牌”裂隙灯的样子。镜片箱与眼底镜毋庸置疑来自中国,方块字写着呢……

  他说,与往常的义诊不同的是,在济金绍尔区的义诊更像是一次寻根拜谒之旅,“我们的前辈当年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书写下至今广为传颂的篇章,他们的业绩也许我们难于逾越,但他们不畏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必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卡萨芒斯河是塞内加尔南部最大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张陈明正是乘着这条水路来到济金邵尔,而这条路也是一代代援塞医疗队的必经之路。

  他说,卡萨芒斯河太美了,“除美之外,它还见证了两个国家的交往,两种文明的交融”。

  随着援外任务接近尾声,张陈明更加珍惜剩下的时光,常常交代塞方多安排些手术,手术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2至3点已是常态。“病者求医,盲者求明,我这匆忙而过的医者丝毫不敢懈怠,尽着中国眼科医生最大努力去让求者有望,治者有盼。”他说。

  为了让塞内加尔的眼科诊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在张陈明与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技术——这项在眼科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已在当地落地生根。“它将造福一方百姓,点亮一片光明。”张陈明说。

【责任编辑:伊宁倩】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