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林改18年:一本林权证里的大山传奇

2019-06-04 08:49:4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6月3日电(记者 吴剑锋 何凡)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武平县,曾因贫困被当地人称为“福建省尾”。如今,这里山间草木繁盛,林下气象万千,昔日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2016-2018年连续三年跻身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发展林下经济,武平以持续深化林改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武平县委书记陈厦生说,18年间,一场始于林权证的改革激活了武平万重山,武平也在新的改革中继续书写大山传奇。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护山”

  红顶白瓦的小洋楼在绿海中翻涌,阳光伴随蝉鸣散落在“全国林改第一村”的石碑上,捷文村,中国第一本林权证诞生的地方,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刻。

  对于一个田地600多亩,却坐拥林地2万多亩的村庄而言,林业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却也曾是困扰这里最深的问题。上世纪的捷文村,虽然开展了林业“三定”,但产权、经营主体不明等问题突出,村民普遍认为“山是公家的”,因此“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长期困扰着捷文村。

  “山多人少,仅凭个人的力量根本顾不过来。”捷文村原党支部书记钟泰福回忆说,为了护林,当年村里不仅组织了专门的护林队,村干部也要轮流值班,“不仅本村的人砍,隔壁乡镇的村民也会来砍,常常还因为木材的所属问题发生纠纷。”

  “当时的情况,不分也得分。”钟泰福感慨道,林子如何分配成为捷文村每一位村民最关心的事。但是具体怎么分,上无政策,前无先例。于是在村委会和村民达成了共识——“山要自己分,山要平均分,让每家每户都有拥有自己的山林。”

  2001年12月,捷文村发出了中国第一本林权证,踏出了集体林权改革的第一步。

  产权明晰了,山上挥舞的斧锯变成了养林护林的铁锹。“原先护林员晚上都要值班,再多都管不住,后来根本就不需要管了,大家都把种树当种自己的田一样。” 钟泰福说,原先20多人加村干部都看不过来的林子,如今三个人仍显得游刃有余。

  “以前护林员职责是防止村民偷木头,现在更多的是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醒游客不要野外用火。”驻村书记陈霞青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护林队人数少了,护林员们却纷纷反映林子看护起来比以前更轻松了。据了解,林改后,全村未发生一起森林起火的案件,森林覆盖率达到79.7%,比林改前增长了2.9个百分点,而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从2001年的1600多元提高到2018年的16000多元。

【责任编辑:伊宁倩】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