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的"守"与"变":文化活动焕发勃勃生机
变,土楼文化的深度探索
土楼保护,不能囿于土楼。“土楼是躯干,非物质文化才是其灵魂。土楼蕴含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乃至哲学思考。”永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佑繁介绍,永定区深挖土楼的内在价值,提升建设家风馆、家训馆、客家民俗馆、土楼自然博物馆等项目,并瞄准“一楼一特色”目标,开展客家婚庆、木偶、十番音乐、客家米酒制作等表演。
“南靖土楼文化是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撞击形成的差异化文化。我们搜集了土楼山歌曲目、民间工艺,通过快板说唱、民俗表演等形式,推广土楼娶亲文化、妈祖文化、耕读文化等。”南靖土楼管委会副主任李毅鸿说,在田螺坑景区、云水谣景区、河坑土楼群的传习场所,游客可以在传承人的教学下,体验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再发新芽,土楼与时代越走越近。
AR永定土楼家训馆带来的是“人在画中游”的神奇体验。厚重的历史,静态的土楼,一下子“活”了起来。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歌剧《土楼》和交响乐《土楼回响》被称为“土楼三部曲”。随着音符潺潺流出,海内外兴起“土楼旋风”,吸引了众多国际年轻听众。《土楼探险》手机游戏、《土楼探险之牛牛和妞妞》系列图书,以及《大鱼海棠》等20多部影视作品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南靖用“土楼光语”时尚秀将客家山歌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将竹马戏与潮流服装相结合,表现出不一样的土楼文化。“‘土楼国际马拉松’每年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数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李毅鸿认为,国际跑友聚集在一起,与“世遗”同行,与土楼朝夕相处,这是一种非常深度的独特体验。“国际范儿”让土楼气质更不一样了。
联,恢复土楼的生命活力
古朴与时尚,慢慢“煲”出土楼新味道,让土楼文化活起来、传开去。仅去年一年,福建土楼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与此相呼应的是,11年来,数万名外出楼民返乡创业,他们建宾馆、开饭店、卖特产、当导游。
“80%的原住民都留在村里,家门口的生意火到爆。但与之相伴的是,巴西烤肉、麻辣烫、螺蛳粉、麻花等小吃扎堆出现,可这并不能代表土楼。”南靖土楼人黄仰超说。
康继锋心中也有隐隐担忧:游客来了。土楼人留下了,却变味了。
如何通过土楼人留住原汁原味的土楼文化?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场新战役。
南靖在每个世遗点都制定了《村规民约》,每座世遗楼聘请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楼长”,督促每个楼民主动保护,不得随意毁坏土楼的一砖一瓦。同时,他们鼓励新乡贤和村民在土楼里展示祖先故事、家族日志、家规、家训和家风等,并拍摄家族微视频、设立家族文化论坛等。“由个别点慢慢推动,由‘要我保护’变成‘我要保护’,这是长久之计,急不得。否则一旦走偏,就会造成对土楼文化的曲解和误解。”黄汉民说。
一些细微的变化正在发生。青普等一些民宿扮演起“搬运工”的角色,将土楼文化从散落的各处归集到一起,打造“土楼体验”:或随专业剪纸艺术家指导,剪出百年土楼;或随土楼农人登山采笋,烧一碗竹笋咸菜;或重拾古饮习俗,亲手制作土楼“双甘茶”;或随当地文人漫步塔下,听听有趣的客家故事……“我们把当地村民请入行馆工作,说客家话,做客家活,调动人们关于生存不易的年代里,祖先们筚路蓝缕、聚族而居的全部想象。”青普文化行馆馆长陈建说。
“土楼是活态遗产。怎么保护,是大难题。我们要帮助土楼人,在商业冲击下牢牢守住‘真土楼’。”黄汉民建议,可以迁出大部分土楼人,只留一小部分原住民住在土楼里,“留下来的这部分人,可以学习掌握防火等土楼保护知识。他们必须深刻了解土楼文化,按土楼最原始的状态生活,逐步恢复土楼的生命活力。”
关于土楼“爆红”之后的进与退,康继锋也在细细琢磨,“地方学者囿于本地区范围的研究。个别学者单纯从宣传客家文化角度来介绍客家土楼,不自觉地陷入片面性。其实,漳州与龙岩两地应该多多联手,才能更好地开展土楼保护工作”。
(记者 苏益纯 刘必然 通讯员 游雪慧 刘永良)
- 龙岩:“土楼之乡”焕新(2024-01-05 09:08:10)
- 福建土楼,亮相巴黎!(2023-11-18 21:08:37)
- 智在匠心 | 独一无二的民居奇观,客家土楼的“秘密”他来讲(2023-11-15 10:11:28)
- 闽人智慧丨土楼不土,尽显科学与艺术之美(2023-07-26 15:21:49)
- 奏响文旅“交响曲” 古城漳州再“出圈”(2023-05-04 10:43:01)
- 福建龙岩:圆圆土楼聚团圆 团圆饭里品年味(2023-01-16 17:45:16)
- 福建龙岩市永定区:以司法力量守护土楼文脉(2022-12-02 09:04:59)
-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2022-11-01 08:40:49)
- 乡村文旅,让福建土楼“土里生金”(2022-10-20 10:11:36)
- 福建这1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你去过吗(2022-09-28 10:38:3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