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是充满创新与活力
创新,位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一座幸福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对此,市政协委员张文胜有话要说。
“福州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张文胜就如何引领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持续构建科研创新平台、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构建创新之城的几点建议。
他表示,目前,福州已拥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等“国字号”创新平台,为创新环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我市出台了《福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若干措施》,全力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环境。“这有望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让科技成果‘物尽其用’、科技人员‘尽显其值’。”张文胜说,目前,应该继续思考如何把学科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并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以此助力民营经济的壮大、发展。
另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
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领军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管理精英、高水平技能人才等对企业来说是支撑,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面临人才支撑瓶颈。“很多企业中的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保障很低,人才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应该提升高水平技术人才的保障水平。”市政协委员黄锟明建议,高水平技术人才的认定,可由政府和社会机构共同完成,基础条件由政府评定,专业技术能力由企业和行业协会来认定。对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可以因材施策,保障差异化,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创业热情。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