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福州乡村大变样 美了村庄鼓了钱袋
从仅靠种养
到多渠道增收
白河江橄榄种植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创业,福建白河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锐就是其中一员。陈锐外婆家是村里种植大户,他从小就在村里长大,4年前在村里创办了公司,帮助村里注册了多个橄榄品牌。陈锐说,在当地政府支持指导下,公司通过用活用好党的富民政策,并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新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带领村民抱团发展。
井下村发展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发展特色产业。2014年,井下村与融桥物业公司合作成立融园蔬菜基地,从村民手中流转30亩土地,用于种植无公害时令蔬菜。村民的每亩土地每年可以收到900元租金,村民如果愿意,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蔬菜,基地按稳定价格统一收购。回乡种地的年轻人张功忠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的5亩土地通过流转给基地,仅土地租金收入就达4000多元。“原先在村里种蔬菜,销售渠道不稳定,遇到行情不好时,蔬菜都会烂在田里,每亩的年收益不超过4000元现在我只负责种菜,其他都不用操心,每亩收益一般能维持在1.5万元左右。”张功忠说。
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井下村的蔬菜基地已发展到60多亩,参与基地种植的农户从不到10人发展到现在80多人,人均年收入增加约5万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培育了一批工业带动型、特色农业带动型、海洋经济带动型、休闲旅游文化带动型、党建带动型、侨资推动型等不同发展模式的特色村庄,打造了一批“基础设施良好、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群众安居乐业、富有田园风光特色”的精品示范村。
随着农村的发展,我市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大关,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65元,较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9元,名义增长137倍。很多原本仅从事种养业的传统小农家庭,逐步参与到交通运输、建筑工程、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中。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收潜力被不断挖掘出来,入股分红、土地租金收入增多,不断丰盈农民“钱袋子”。
相关新闻
- 人民日报社论: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2018-12-17 23:46:14)
- 数说福州40年丨百姓幸福感这样提升(2018-12-17 21:55:03)
- 不忘初心 书写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展出月余反响强烈(2018-12-17 19:58:50)
- 改革开放40年,这些人我们不能忘记!(2018-12-17 19:57:32)
- 新华社重磅评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2018-12-17 16:25:29)
- “百城见证:改革开放的力量”专题正式上线(2018-12-17 13:22:14)
- “百城见证:改革开放的力量”专题正式上线(2018-12-17 11:27:17)
- 人民日报海外版:改革开放 港澳台同胞从未缺席(2018-12-17 11:16:43)
- 从“末梢”到“枢纽” 福建铁路完美“逆袭”(2018-12-17 10:47:31)
- 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2018-12-17 09:57:56)
- 致敬伟大征程的人民史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侧记(2018-12-17 09:56:25)
- 壮阔山河,一路改革(2018-12-17 09: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