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从“零”到全国质量标杆 泉州464座水库造福百姓

2018-09-05 08:37:34  来源:泉州晚报
  

  泉州水库建设从“零”到全国质量标杆 464座水库造福一方百姓

从“零”到全国质量标杆 泉州464座水库造福百姓

  山美水库生态优美 (山美水库 供图)

  从新中国成立前的没有一座水库,到1954年建成第一座水库,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库大建设热潮,近70年的时间里,泉州共建成464座水库,水库数量、库容均居全省前列,新建的彭村水库工程质量安全考核获评当年全国第一。得益于水库的有效蓄水,泉州市成功实现以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了全省22%的人口,支撑了全省23%的经济总量,摆脱了“十日不雨,以旱为忧;五日之雨,又虞横流”的水、旱灾害频繁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库大建设时期,泉州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的城市。然而,凭着“爱拼敢赢”的精神,泉州人“没条件创造条件”建成了山美、惠女两座大型水库以及成群的中、小型水库,全市近七成水库均建于这一时期。

  □记者 林铭珊 通讯员 颜少清 陈鹏程 陈飞标

  昔日大兴水利家底厚 如今大水网战略格局大

  泉州市兴建蓄水工程历史久远,但规模较小,从唐贞元元年(785年)创建东湖(最早的塘坝)到1949年的1100多年间,兴建的水利设施多为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全市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水库。各地农民为抵御自然灾害自发兴修的17007处小型水利工程,容量总和仅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

  市水利局副局长谢招南介绍,1949年以来,我市进入水库修建的密集期。“1954年,南安彭美水库开工建设,水库库容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10亩,是闽南地区建成的第一座小型水库(山围塘)。12月,惠安兴建锦水水库,库容16万立方米,是晋江专区兴建的第一座小(二)型水库。”谢招南指着全市水库工程分布图介绍道,水库建设的历史脉络层次分明:1958—1965年,在大力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1958—1960年,掀起了群众性兴修水利高潮,建成惠女、泗洲、新安等一批大中型和紫湖、溪边、桃源等小型水库。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许多工程停工下马。1966—1978年,水利事业较快发展,又建成山美水库及其灌区工程和坂头、陈田、五一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工程。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是当时水库工程建设的一大特色。”谢招南说。不吃现成饭,不当伸手派,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水库建设者们发扬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精神,不等不靠,无宿舍,睡地板;无工棚,在露天坚持劳动;设备不够,就自己制作,夜以继日加班干。缺乏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工人们就采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用小型设备加工大部件。

  1978年以来,泉州对大部分中、小(一)型水库保坝加固,并通过扩建、新建、灌区配套工程等措施,提高了水库防洪标准,完善了灌溉渠系,有效增加了水库灌溉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64座水库(其中大型2座、中型18座、小型444座),总库容16.43亿立方米,数量居全省前列。

  如今,我市正全力攻坚七库连通工程,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届时将构建泉州地区大水网战略格局。通过水库群的联动联调、引水调水,根本解决中长期泉州供水保障问题,并且大幅提高晋江东西溪和干流的防洪标准,造福泉州人民。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