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福州民间的“狗文化”

2018-06-13 11:30:07来源:福州晚报

  2018年是戊戌狗年。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关于狗的知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狗陪葬

  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今闽侯县甘蔗街道,系古代闽江畔一个谷地上的小山。

  1954年修建防洪堤坝,发现了大量福州最早原住民生产、生活的遗物。后经多次考古发掘,在其中的一个壕沟里,发现了一只保存完好的狗遗骸。它属于墓主人的陪葬品。这说明三四千年前,昙石山人已经开始饲养狗了。当年,这种狗起到了看家与狩猎的作用。由于原始时代毒蛇猛兽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危害,所以昙石山人养狗可以在草棚茅屋外“值班”,起到预警作用。养狗的另一目的是,它可以作为打猎时的前导,寻找猎物。所以,狗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朋友。这是我市历史上最早发现的用狗来做殉葬的文物。

  狗传说

  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反元,在攻取江北大片土地后,挥师南下,为收复福建首府福州,便派征南将军汤和于洪武十九年(1386),从海路向福州进发。但汤和是安徽人,不识水路,兵船至闽江口不得入。

  民间传说,朱元璋在十二生肖中属狗,而闽江口有“五虎礁”,“狗”逢“虎”有狗入虎口之忌。此时天上风云突变,江面上出现一艘渔船,船上有一位渔翁,姓卜名福,系闽北邵武县拿口人,人称他为“拿公”,曾长年累月在闽江行舟捕鱼。逝后显圣,为汤和舟师引航。故使汤和兵船顺利绕过“五虎礁”,顺利沿江而上,攻取了福州城。故今福州台江三保一带有拿公庙,以示纪念。从此,拿公被视为“海上导船神”,与妈祖、陈文龙合称“福建三海神”,载入了清代姚元之的《竹叶亭札记》一书里。

  狗民俗

  福州民间许多行业都有供奉自己本行业创始者的行业神,诸如木匠供奉鲁班,茶业供奉陆羽,酒业供奉刘伶等。其中戏班(剧团)艺人则供奉“田公元帅”。“田公者”真实姓名叫雷海青,唐朝李隆基玄宗皇帝时代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反抗安禄山叛乱,而被残酷杀害。唐玄宗李隆基从四川避乱平定叛臣后,回到长安,得知雷海青被害,十分悲痛,便封他为“天下梨园都总管”(“梨园”即戏班)。于是雷海青被人称为“戏祖”。因“雷”字下面是“田”,故有“田公”之称。随后,相传又被加封为“元帅”,所以又有“田公元帅”之赐号。

  此后,福州许多地方剧种的艺人便为田公元帅塑像。其塑像有两种:一为文身,另一为武身打扮。奇怪的是田公的脚下有一条木雕或泥塑的狗与一只鸡,令人不解其奥秘。原来,过去戏班艺人有演日戏与夜戏之习俗。“戌”时开锣,到第二天“酉”时才煞鼓。由于在十二生肖中,“戌”为狗,“酉”为鸡,狗守夜,鸡司晨,俗称有头有尾“两头红”,意味演出有始有终,顺利成功,以示吉利。于是,田公元帅脚下的狗与鸡,便被称为“金鸡玉狗”。

  狗剧目

  闽剧居我省五大剧目之首,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统闽剧丰富的剧目中,与狗有关的戏就有《灵狗报》《猎狗鸣冤》《狗幸狼心》《狗孝男》《杀狗记》等。

  其中,《杀狗记》又名《杀狗劝夫》,是我国宋元时代著名的四大戏文之一(其它是《拜月记》《荆钗记》《白兔记》)。故事讲述古时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孙华,弟弟叫孙荣。孙华与社会上的无赖流氓结交,弟弟孙荣多次规劝不听。孙华却听信无赖柳尤卿、胡子传的谗言,反将弟弟孙荣驱逐出门。嫂嫂杨氏见一家兄弟被坏人拆散,痛心万分,便想出一个妙计,杀死一条狗,去掉头尾,穿上人衣,伪装死人尸体放在门口,以考验丈夫。孙华见“尸体”后大惊,便请柳、胡这两个“肝胆朋友”帮助“埋尸”。两人不仅不从,反而告官,孙华被捕。这时弟弟孙荣与嫂嫂赶到官府,说明原委,真相大白。哥哥孙华当场醒悟,痛恨交友不善,反遭陷害。于是,官府便严惩柳、胡两个无赖,表扬孙荣与杨氏。这戏演出后,教育意义很大,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刘湘如 林依光)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