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党建来助力 弘扬好风气

马尾英屿村移风易俗渐入佳境

2018-06-03 07:43:22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林洛羽
  

马尾英屿村移风易俗渐入佳境

  马尾区纪委工作人员和英屿村老党员们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的内容。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洛羽 文/摄 通讯员 黄俊

  前段时间,美国华侨郭启天回到位于马尾区亭江镇的家乡英屿村时,发现左邻右舍不再谈论红白事“谁家给得多”“又请了十几班乐队”等话题。

  英屿村是侨乡。近年来,村里接连改善了卫生条件和各项休闲设施,村民的文化生活渐渐丰富起来,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去年更是摘得“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但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陋俗还是很盛行,“每人发300元的红包都会被人指责‘小气’。其实,很多人知道这是陋习,但碍于面子没人说。” 村党支部书记郭东告诉记者:“再穷困的家庭,办一次红白事,也至少三四十万,不少人为此欠下一身债。”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成了村两委牵挂的事。去年,福州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郭东等人决心借此“东风”,彻底改变这一陋习。

  但根深蒂固的观念如何去除,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英屿村仅有22名党员,且大部分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他们自发组建了“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为村民做些志愿服务。郭东决定借助党建的力量开始攻坚克难。

  去年8月,村民郭振严因病去世,他的几个儿女家境并不好,却想硬着头皮大操大办。年近70岁的老党员、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郭振炎便主动请缨,与几位老党员上门做工作。一开始,郭振严的儿女们因“面子”问题将老党员们拒之门外,他们并没有气馁,三番五次上门宣讲政策法规,分析利弊。最终,老党员们恳切的言辞感动了郭振严的子女,促成了英屿村第一次白事简办。

  突破口找到后,原以为移风易俗工作会渐入佳境。但就在四月份,村中百岁老人王传喻不幸去世。按照惯例,这是一场“尤其需要”办得体面的丧事,很多村民也极力赞同。

  “他曾说吃了别人的要还给别人,更何况这是用老人自己的积蓄办后事。该怎么办,跟政府提倡的移风易俗没有任何关系!”每次上门,老人家属总是留下这样一句话。面对这样的情况,村干部和“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并没有放弃,辗转找到了老人的亲戚,轮番“搬案例”“讲道理”,最终得到了老人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丧事得以简办,志愿服务队的做法也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效法。

  “村民们对于理解这样的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慢工出细活。” 郭振炎说,他们时常借着和村民聊天,为村民服务之际,有意识地向村民普及“移风易俗”的好处和影响。此外,在马尾区纪委的指导下,英屿村村党支部结合党课、每月第一周的“党员读书日”、村级党校教学点等进行“潜移默化”地宣传,截至目前,全村再未出现奢办红白事,大肆铺张的现象。

  郭东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将引导村民从“攀比浪费”走向“慈善公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村有不少老人将办白事的钱捐出来,当做村里的教育基金,我相信,在大伙儿的努力下,这样的好风气会重新回到英屿村。” 郭东说。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