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一五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兆琴作品《湿地风光》
70岁成为团队“最年轻编辑”
“我虽然在江苏出生,但我妻子是福州人,我的家早已安在福州。在福建生活的这50多年,早已让我的精神和血脉与这片土地交融。”谈起为何年近八旬,还要费时费力编撰此书,王兆琴如此回答。
虽然1964年入闽当兵后就扎根福州,但半个多世纪年过去,乡音未改。而他的性格就像他嘴里的吴侬软语,温润恬淡。
他讲话条理分明,且生性豁达。他调侃道,自己跟“龙”很有缘,在江苏老家,背靠的是乌龙山,想不到来福州工作竟“变白”了,把家安在了白龙江边(闽江过洪塘分为白龙江和乌龙江)。
王兆琴作品《太行秋红》
“我热爱这片土地,我觉得应该要为这里做点什么,这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王老书房,他小心翼翼地展示了这套丛书。该书收录了从唐代开始到近现代闽籍或在闽工作过的书画名家作品500余幅。
据他介绍,2011年的一天,省老艺协的一位领导在参加泉州市老艺协会议时,发现对方把历代泉州书画名家作品进行整理出了一本书,回来便提议,何不为全省编一套?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回想起项目立项前的几次讨论,王老依旧欣喜不已。省老艺协的负责人很有魄力,说干就干。资金从哪来?经过争取,获得省政府财政及福建河仁慈善基金会的资助。
王兆琴
但编辑团队在哪?编书修史是浩大的工程,对文化造诣要求高,年轻人无法胜任。但又是公益事业没工资,甚至还要贴钱,合适学者恐不愿干。最后省老艺协的负责人和骨干决定自己干,王兆琴正是其中一位。
王兆琴清晰记得,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编委会成立时,团队平均年龄74岁。“我当时70岁,还是最年轻的。”王老笑道。
《福建历代名人书画选集》
王兆琴担负绘画部分有关资料的查找、核实、校对。而过程的艰辛也出乎他意料。“在任务面前,什么摧眉折腰都不知干过多少回。”他笑道。
编书很复杂,要保证图画真实就要核对,而要核对就需查资料。而核查资料,首先考虑博物馆,因为博物馆基于它的专业度和信誉,藏品基本是真的,可信度高。
跟博物馆交涉成了编书过程中最艰难也是最耗时的环节之一。
“需从经办到科长、处长、法律顾问、馆长等一个个联系,都需提供公函、电话、传真,最后要签署协议才能获得一幅画的电子照。”他说,有时为核实一张画,要查找好几个博物馆或打好几十个电话,一点都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