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级吸引力、增强“配置力”——代表热议创新型人才“引才策”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陈聪、郑明达)如何让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既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发挥好”?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认为,一方面应建立国家层面功能完备的人才信息库,另一方面应为国际人才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开辟“绿色通道”。
丁光宏提出开辟“绿色通道”的想法,应为国际人才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招收博士研究生、招聘科研助理与技术员等提供“绿色通道”,鼓励自主组建创新科研团队,鼓励在中国设立全球性研究与开发合作基地,以此为基础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加盟,打造开放的国际化队伍,同时也能够培养大批本土创新人才。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主任杨帆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的内容印象深刻。她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的政策红利制定具体而操作性强的举措,同时进一步改革对成果转化收益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强相关法规政策对成果转化收益税收优惠及实施流程等规定的一致性。
杨帆也对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提出想法,她建议进一步对科技管理的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实施科研项目梯次接续的机制,提高项目研究的持续性支持和延续性推进,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依靠人才,为了引进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各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然而,目前东北、西部地区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过快的问题引起了中科院沈阳分院院长韩恩厚代表的关注,他认为,东北、西部地区创新型人才流出过快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造成更严重的不平衡,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
为此,韩恩厚建议有关部门进行评估评价时,对于从国内各单位之间流动的人才,至少五到十年内不能计入人才指标中。同时,鉴于发达地区的自筹经费能力较强,对到东北、西部工作的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应考虑增加经费予以支持,以促进和激励人才在这些区域“留得住”“发挥好”,确保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避免“人才洼地”导致“经济洼地”问题凸显。
相关新闻
-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日期来了(2024-12-25 09:10:58)
- 曹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03-15 11:37:27)
- 两会弹幕说|这些两会建议冲上热搜(2024-03-13 14:59:09)
- 焦点访谈:跟着总书记上两会 巩固向好态势 提振发展信心(2024-03-12 21:20:14)
- 微视频|家事·国事(2024-03-12 16:38:22)
- 人民日报社论: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2024-03-12 09:07:49)
- 2024年怎么干?听听市委书记、市长们这样说(2024-03-12 08:47:12)
- 福建全国人大代表返闽(2024-03-11 21:37:11)
- AI绘两会 | “新质生产力”,如何把“Made in China”重新定义(2024-03-11 19:58:46)
- 国家体育总局: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2024-03-11 18:07:58)
- 文旅部部长回应黄牛抢票现象(2024-03-11 17:56:34)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2024-03-11 15: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