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联合梯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梯田春色。资料图,刘建光摄
东南网2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林宇熙 通讯员 邱慧敏)罗马当地时间2月5日晚,联合国粮农组织致函我国农业部,确认“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代表尤溪联合梯田作为“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系统”四个子项目(其他三个子项目是: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之一,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式授牌仪式预计将于4月在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举行。
尤溪联合梯田开垦于唐开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的大型古梯田群之一,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价值。梯田绵延于联合、联东、联南、联西、东边、连云、云山、下云等8个建制村,最高海拔近900米、最低260多米,垂直落差600多米,面积10717亩。
-
金色梯田 刘建光 摄
千年智慧结晶
“眉毛丘,斗笠丘,青蛙一跳过三丘。”隆冬时节,站在尤溪县联合乡的梯田田埂上,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的稻田绵延悠远,如诗如画。千余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立体生产系统,成为中国南方稻作梯田的典型代表。此前,联合梯田先后获评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美丽田园、中国五大魅力梯田之一等称号。
如果从唐开元二十九年尤溪建县算起,尤溪联合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考古资料显示,联合梯田周边发现过3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史记》记载,西周后期一部分越国人流散到尤溪定居,梯田雏形由此打下。
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北方战争不断,许多家族长途跋涉迁到福建躲避战乱,尤溪人口不断增加,梯田开发初具规模。宋元时期为规模扩张阶段,北宋末期靖康之乱至元朝,百姓因战乱南逃,尤溪人口稳步上升,梯田开凿已十分普遍。到明清时期,尤溪人口急剧增长,平原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大规模向山上迁移并定居,梯田规模快速扩张。
联合梯田是一个天然的水稻基因库。经过祖祖辈辈民间引种,择优传承下高杆、珍稀水稻品种,至今保留有72个地方水稻品种、其他作物123种;这里也是重要的植物资源库,现存野生植物67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这里还是珍稀动物的保护库,现有野生动物16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
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让尤溪联合梯田系统呈现出优美的立体景观。随着季节变化,联合梯田呈现出多彩的时间格局,呈现出如诗的画卷,令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
霞映梯田。资料图,刘建光摄
灿烂文化积淀
经过一代代的辛勤耕作和文化积淀,尤溪联合梯田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
在联合梯田生态系统中,当地人与竹子相依共存。竹子不仅常年提供多种多样的竹笋美食,更是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文化的依托。竹编的墙体、篱笆、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工艺品随处可见,到处洋溢着浓浓的竹文化。
当地人崇尚和谐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今,联合梯田保留了多样轮作栽培技术体系,常见的有稻菜轮作、稻烟轮作、稻药轮作、稻薯轮作、稻瓜轮作等。如水稻多品系间作、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稻—豆间作等技术,不仅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起到动物粪便肥田,大豆根系固氮、护埂等作用,保障梯田持续生产。
联合梯田提供了多样的食物来源,也孕育出灿烂的梯田饮食文化。当地人以稻米为主食,籼稻、粳稻和糯稻被加工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如菜头粿、艾果、米冻、白粿、米酒、粉干、筷子面等,还有醋姜、草根汤、腊鸭等特色菜肴也独具风味。
“日出露芒重,凉生风叶翻。秋粳已照眼,社酒欲香村。牛下草莱湿,人归园屋昏。”宋代朱松的《七月四日宿丹溪道中》,描述了尤溪粳稻良好长势和人们勤劳的画面。经年累月,梯田上曾唱起许许多多的山歌、农谚,它们传承和记录着农人的生活与文化情操。鞭牛迎春、耕牛节、伏虎庙会、天贶节等蕴含农耕时节的庆典仪式,如今还在定期举办。
现在,这些联合梯田的山歌、农谚、古诗词、传统文化节日等已被编入乡土教材,在当地中小学生广受欢迎。近年来,尤溪县大力推动联合梯田相关民间组织的建设,定期举办农耕技术比赛与伏虎庙会等民俗活动,推出歌曲《珠壁联合》《梯田彩霞》,联合梯田农耕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
2017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咨询小组海琳达·欧伊琪(前)等专家到尤溪考察评估联合梯田。邱慧敏 摄
保护开发并重
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近年来,尤溪县通过发展梯田特色农产品、梯田旅游等,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保护,从梯田复垦开始。过去,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梯田抛荒现象。尤溪安排专项资金对复垦和种植进行补助,2017年底前完成核心区929亩抛荒田复垦;核心区各村至少成立1家专业合作社或农村集体组织,充分进行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市场化运作,打响梯田品牌。尤溪县联合乡成立了联合梯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品牌推广、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3年来,在补助梯田绿色种植和品牌建设方面累计投入60万元。
以三产带动一产二产,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联合乡以“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新型农业技术模式,着力将联合梯田打造成游客的农副产品供给基地。2016年,联合梯田旅游总收入1245万元,带动了“梯田三宝”,即当地出产的花生、田埂豆、梯田稻米等相关土特农产品的发展。目前,联合乡已取得“联合梯田”15个类别商标注册证。其中,“梯田三宝”已获得绿色标志,帮助花生、田埂豆、梯田稻米打开市场,价格比以往翻番。
如今,梯田经济有了自我造血能力。去年,广创文旅(福州)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已与部分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签约600多亩,统一生产规范、技术标准等,并为“梯田三宝”贴上绿标,瞄准了中高端农副产品销售市场。
“尤溪县将继续加强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联合梯田三年保护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等,计划建设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对联合梯田重点保护区面积、地方特色作物品种、传统农耕技术、农耕文化等进行综合保护,推动联合梯田可持续性发展。”尤溪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是风景,更是文化
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农耕文化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崇尚尊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可持续、生物多样性以及丰富的农耕文明,或许正是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所在。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回望来时路,农耕文化仍是人们心底里最留恋的风景。
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因此,梯田不仅是田园风景,它所蕴含的历代绵延不息的农耕文化,应成为当地一张特色名片,既带动百姓富起来,也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格局。新时代须有新作为,尤溪县当以梯田“申遗”为契机,主动融入“清新福建”旅游发展格局,继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保护优先,发展并重”,推进梯田的保护与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