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2017-12-28 17:30:06  来源:新华视点

  这是追梦之路,连接着脱贫致富的深切渴望。

  这是发展之路,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

  这是为民之路,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农村和农民早日实现“小康梦”的殷殷情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要想富,先修路。40多年光阴荏苒,从大队知青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农村公路的发展始终牵挂于心。

  ——知民疾,解民忧。最深的牵挂,源于最真的体会。

  40多年前,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两山夹一川,进村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通往深山。习近平等北京知青第一次被村民接回来的时候,就是走在这样一条“两个轮的架子车都没法通过”的土路上。

  30多年前,河北正定。当时的正定县只有3条柏油路,下乡经常要走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县委书记习近平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行到滹沱河,自行车的车轮很容易陷在沙土里,推也推不动,骑也骑不了。多年后,习近平回忆说:“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

  20多年前,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为跑遍这里的乡村,常是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常常颠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在不通公路的偏远山区,他就踩着泥泞湿滑的危险山路步行进去。

  10多年前,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一线调研、访贫问苦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们为什么用“汽车跳、浙江到”来形容浙江行路难,为什么对偏远山区通路的盼望如此迫切。

  从人民中走出的习近平,真正读懂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习近平回忆陕北知青岁月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农村公路离农民越近,闭塞和贫穷就会离农民越远。”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印刻在习近平每一处主政过的地方。

  梁家河:羊肠小道变回忆

  “近平当梁家河村支书以后,一直想改变村里的生产生活面貌,改善村民的生活。”在《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一书中,梁家河村民王宪平回忆,“要说印象深刻,不能不说近平带领村里人办沼气和修路这些事。”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送习近平上大学时,梁家河村民和习近平的合影(前排中为习近平)(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现在从外面通到村里的这条路,就是办沼气时修建的。原来一个架子车都无法通行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平整宽敞的路,因为建沼气池的时候,水泥、沙子要运进来,必须先修好路。”王宪平说,反过来,这条路又为村里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宁德:力促畲乡建通途

  1988年6月,习近平到任宁德。在深入的调研中,习近平看到这样的情况——闽东畲族绝大多数居住于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路、水、电不通问题尤为突出,致使这些地方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等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这是1989年12月2日,中共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 ( 新华社发)

  习近平说,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

  到任宁德不久,习近平就挂钩扶贫福安坂中畲族乡。当地穷得叮当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瓶颈。1958年,途经坂中的福安—穆阳公路启动建设,后因故停建。到上世纪80年代,坂中通往外界靠的是小木船摆渡,从乡里到各村,只有鹅卵石铺的古官道,“交通基本靠走”。习近平挂钩坂中后,大力推动这条公路恢复建设。同期,该乡民族公路、老区公路也开工建设。坂中群众走向外面的世界,终于有了比较方便的通道。

  浙江:公共交通到村头

  200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书记的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开展通乡通村公路建设。

  如今,人们常用“三头”来形容浙江农村:“公共交通到村头,硬化路面到地头,超市到门头。”日益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不但让农民“出门有路,抬脚上车”,还一下子拉近了城乡距离,使浙江成为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一路一桥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有着更加深远的谋划。他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在一次次考察中,他时常强调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在一份份批示中,他亲笔标注村路建设的意义;在一次次会议中,他重点关注农村道路的发展状况。

  ——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长港镇峒山村考察,在同部分村民座谈时指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他还特别强调,“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位于湖南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图片来源:网络)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湖南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很高兴。他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2014年元旦前夕,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重点报告了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收到来信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批示,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对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后帮助独龙族同胞“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寄予了很高期望。

  2014年4月10日,随着成功实施“最后一爆”,独龙江公路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独龙族同胞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宣告结束,祖祖辈辈难圆的梦想终得实现。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2014年10月16日 ,一辆工程车进入隧道施工。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2017年3月8日,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这条“路”,习近平关心了40多年

  大凉山“悬崖村”“天梯”今昔对比(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过去,“悬崖村”的村民们进出村子需要攀爬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天梯”,从山脚下到半山腰只有4公里,却需要走上5个小时。现在的“天梯”,是用1500根钢管打造的,让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问题在小康路上掉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村路变通途”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5年来,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99.24%的乡镇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沥青路、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1%和96.5%以上,城乡运输一体化水平接近80%,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交通扶贫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梦想无止境,奋斗不停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遵循,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四好农村路”,必将筑起广大农村群众共圆致富梦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赖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