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诗人余光中病逝 “乡愁”绝响

2017-12-15 09:18:21  来源:东南网
  

诗人余光中病逝 “乡愁”绝响

  2003年9月,余光中回闽参加海峡诗会系列活动,在福州鼓山喝水岩“忘归石”碑前留影(资料照片)。福建日报记者 谢逸溪 朱力南 摄

  14日,著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在高雄医院病逝。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居香港,次年赴台。他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先后出版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著作50多部,在海峡两岸出版的著作超过70种。他的作品驰誉海内外,一曲《乡愁》在全球华人圈内引发强烈共鸣。

  诗人的故园情结

  从永春县桃城镇一路蜿蜒向北,翻过大鹏山,山脚下静静躺着一个小山村。这里,便是余光中的故乡洋上村。诗人的祖居“鼎新堂”依然完好,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

  生逢离乱,幼年颠沛,老来还乡。余光中一生曾六次回到洋上村。对故园的无限牵挂,就像祖厝后古荔枝树郁郁葱葱的枝叶,覆盖了他人生岁月的各个角落。

  祭祖思亲

  一缕乡愁永绕桃源

  “我的根在这里,我有责任回来祭祖。”

  2012年12月21日,洋上村余氏宗祠。飞舞的彩旗,热闹的人群……不只是为了祭祖盛典,同样也为了欢迎海峡彼岸的“乡愁”诗人余光中。

  当天是中国传统祭祖日冬至,余光中偕夫人范我存回乡参加“余氏宗亲祭祖盛典”。看到从马来西亚、美国等国以及台湾地区专程赶回来的800多位宗亲一起参加祭祖,诗人特别激动。

  “虽然面临冬至,但我们是永春,可以感到春天的阳光,我们在春天的阳光里欢聚于此。”在祭祖仪式上,余光中致辞。

  隆重的祭祖之后,他与儿时玩伴余江海来到曾经一起玩的荔枝树下,饶有兴致地回忆起6岁回洋上小住的那段日子。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庙会上被打扮成状元。树下,余光中与族人们谈起许多闽南歇后语,比如横柴不入灶,叫花子赶庙公,输人不输阵……

  这是他继2003年之后,再度到洋上村参加祭祖。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多年来一直想回故乡寻根谒祖的余光中,直到2003年9月18日才得以圆梦。

  那是余光中晚年的第一次“原乡行”。回到家乡,他动情地向亲人倾诉思乡之苦:“永春是我的故乡,我的根就在永春,以前失去了几次返家的机会,这次无论时间怎样匆促,都要到家乡走走看看。”

  那一天,洋上村倾村而出, 以最隆重的礼节欢迎这位游子。余光中有些激动:“我比贺知章幸运,今天不用再吟诵《乡愁》了!”

  三炷清香、三鞠躬之后,余光中诵读了亲笔所写的祭文:“……裔孙久旅他乡,思祖勿忘,万里跋涉,特归梓桑,谒祖省亲。虔诚敬备鲜花蔬果,冥金香楮等仪,聊表微忱……”

  完成拜祭仪式,他特意要了两枚供桌上带绿叶的芦柑,认真地说:“这是从故乡泥土上长出来的,是家乡的特产,我要好好保存,作为纪念。”

  建馆交流

  乡愁文化生根发芽

  “只要是桃溪水流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一定不会忘记。”2011年,余光中回永春时曾留下这一句动人诗句,浓浓的乡情感动了许多人。

  一年后,余光中再次回到永春,看到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颇有成效,又欣然题诗“清水一湾舞白鹤,风光两岸映桃源”,盛赞家乡母亲河保护工作。

  得知永春县计划在桃溪桃城-东平示范段建设“乡愁寄园”“余光中文学主题公园”后,余光中表示感谢:“永春是我的家乡,经这番治理后,桃溪将慢慢变美。在这里建设以余某命名的文学馆,我很荣幸,也很愿意与家乡配合。永春有不少有成就的名家,比如我的叔叔余承尧,希望他们也能更多为家乡人认识。”

  近年来,永春县充分挖掘余光中的名人文化。2012年,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永春县编排了以其《乡愁》为背景的大型交响诗剧《乡愁》。

  “《乡愁》不仅是对家乡的思念,它也是对中国文化历史传承的期盼。里面蕴涵的既有儒家的担当又有道家的豁达。”看完诗剧,余光中表达了肯定。

  如今,来到永春的人都会被桃溪南岸一座富有闽南传统风格的建筑吸引。它就是余光中文学馆。

  文学馆展厅分《乡愁四韵》《四度空间》《龙吟四海》等三个篇章十二小节,展现出的是最全面、最立体的余光中。诗人为文学馆提供了大量书籍、手稿以及各种活动的海报、照片等。此外,“余光中简介”和“余光中大事年表”采用中英文版,英文是由余光中的二女儿、高雄中山大学外文所教授余幼姗亲译。

  在望乡愁这一节,文学馆将台湾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和永春另一位乡贤梁披云的《番客谣》也进行展示,体现“乡愁”这一人类共同的主题。

  “那时,我的母亲从江苏坐船先到泉州,再换更小的船沿着桃溪来到永春教书,和父亲结婚。面对父母的这个遗踪,我内心是很怀念的。”2015年,在开馆致辞中,余光中深情地回忆与家乡、桃溪的一些往事,同时表示,除了捐赠纪念物,“还将带领台湾的作家、学者过来”。

  余光中文学馆负责人周梁泉介绍说,刚开始建文学馆时,范我存并不大相信以一个县的实力能投资建成,何况是台湾诗人的文学馆。“但到那年8月份开始布馆,邀请他们过来看,他们彻底相信了。”

  “不仅仅是观光,还可以带动文化教育的振兴。”在2012年奠基仪式上,余光中这样憧憬文学馆的未来。

  “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了国,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当了浪子后,才能明白这一切。”正如诗人第一次原乡行在华侨大学感慨的一样,洋上村是诗人的原乡情结,两岸乡亲团圆是他的初心所系。(记者 刘益清 朱力南 通讯员 姚德纯)

【责任编辑:林玮佳】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