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实施惠民工程 泉州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群众幸福感

2017-09-23 08:36:53  来源:泉州网
  

  精心雕琢城市容颜 精准实施惠民工程

  泉州网9月23日讯(记者 蔡紫旻)泉州人的一天可以是这样的:清晨迎着朝阳出门,上班路上有道路两侧的婆娑树影、点点繁花相伴;下班踩着夕阳返家,饱餐一顿之后,老人呼朋引伴,或到广场上看一场文化演出,或到戏院听一出梨园戏;年轻人带上孩子,去百姓书房看书,到沿江的公园、慢道散步赏夜景……

  为打造宜居环境,让文明永驻城市,泉州市不断强化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精心雕琢城市容颜,精细化开展城市管理,精准实施惠民工程,城市功能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充盈。

  精细化管理 开展“城市双修”试点

  今年6月全面铺开的中心市区进出城道路绿化提升及景观综合整治工作完工后,开车经过安吉路、江滨北路、通港街、坪山路等进出城通道时,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景观长廊让人心旷神怡。

  宜居体验感的增强,不仅体现在城市的绿化、彩化、香化和公园、主干道的景观改善,更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和群众互动监督体系,泉州市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得到不断提高。

  为提升公共服务品位,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若干措施》,泉州市还被住建部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问题,泉州市开展旨在破解民生热难点问题、补齐民生短板的“XIN”行动。为及时有效解决社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泉州市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法制保障”的新型社区治理,建设“共建共享”的新型社区。持续加强的城市精细化管理,让泉州朝着生态、宜居、幸福的目标步步迈进。

  生态持续改善 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

  在九十九溪的晋江池店镇苏垵村段,溪水潺潺,水面干净,河道两旁筑起防洪堤、种上水草,沿溪还建起了木栈道、休闲公园、篮球场和夜景工程。推行河长制,管好自家门前水,生态环境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为的是让城市处处皆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清新气息。泉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和小流域“赛水质”,形成“河长牵头、部门联动、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力促大河净、小河清;强化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的监测与管理,实施中心市区内沟河水质及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开展水库、河段水生态修复工程等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持续强化水库水源地保护;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

  目前,全市1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晋江干流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4%。

  打造泉州品牌 首创“万千百十”惠民工程

  最近,泉州市区新建成的两座“百姓书房”成为市民微信朋友圈的“网红阅读点”。与 “百姓书房”一道,泉州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馆、24小时街区借阅机等场所的兴起,让市民享受便捷的“15分钟阅读圈”。

  精神的富足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泉州市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鼓励社团组织、文化企业参与公益文化建设,统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途径,推进城乡均衡发展。T淘园、领SHOW天地文化产业园区推出的“刺桐文化广场”等活动,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和“永不落幕的群众文化舞台”。全国首创的“万千百十”文化惠民工程,将每年送万场戏、千场文艺培训辅导、百场展览、十个流动图书点下乡。持续举办的府文庙百姓大舞台、“威远楼之夏”戏剧文化节展演、元宵灯会、“古城穿越”千人徒步、环泉州湾国际自行车赛等特色文体活动,更是成为富有泉州特色的品牌。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