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
位于吕梁山区的山西省岢岚县黑峪村“第一书记”葛爱萍(左三)在和村干部商议电商团购活动的具体安排(2017年3月1日摄)。28岁的葛爱萍两年前从县委宣传部来到黑峪村,成为这个小山村的脱贫带头人。为了赢得反贫困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上的各层“链条”全面转动,19.5万名“第一书记”驻村,不拔穷根绝不撤退。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中)生前在马场乡战马村了解群众农业生产情况(资料照片)。姜仕坤立下“只要县里还有一个人没有脱贫,我就不能休息”的誓言,但常年高负荷工作,却最终让这个硬汉倒下,年仅46岁。2013至2016年间,120多名共产党员牺牲在反贫困斗争的决战场上,用生命与付出铺就百姓致富路。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发
-
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龙滩村,村民杨应弼一家在自家院子里从水窖中取水(2016年7月27日摄)。定西市年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三成,因为干旱缺水,定西人发明了“水窖抗旱法”,截至目前,定西已挖了30多万眼水窖。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
贵州省织金县核桃寨青年杨文学走在他和寨子里的年轻人修建的连寨路上(资料照片)。杨文学用在贵阳背背篓挣下的钱,带领寨子里的年轻人,修出了一条紧贴悬崖、跨越河谷、穿寨入户的两公里连寨路。一通百通,核桃寨的“小康路”越来越宽。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发
-
拼版照片:上图为四川省通江县诺水河镇柳林村建卡贫困户李国芝在自家门前留影,墙上有他写的“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八个大字(2016年8月22日摄);下图为李国芝在菜地里浇水(2016年9月22日摄)。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自己的战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是当年革命精神的继承,也是今天反贫困战场上人民群众的坚守。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
黑龙江省青冈县民政镇继东白鹅产业专业合作社孵化基地的工人将出售到外地的鹅雏打包(2016年6月8日摄)。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困地区的青冈县大力发展白鹅产业,以销售鹅雏、鹅蛋为产业项目,受益贫困农户2000户以上。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葡萄园内,农民准备进园采摘(2017年7月13日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包产到户让土地由合到分,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土地流转让土地由分到合,实现规模经营;近年来,小岗村又兴起了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农业。与贫困斗,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改革,推动着反贫困斗争一步步走向胜利。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
工人在河南省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村村民林峰的麦地里收获小麦(2012年6月5日摄)。林峰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进行机械化种植生产。与贫困斗,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改革,推动着反贫困斗争一步步走向胜利。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 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
福建省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村民李桂林在展示林权改革后领到的林权证(2017年6月16日摄)。2001年12月30日,李桂林领到了全国第一本新式林权证。2002年,林权改革在福建全面推开。所有权明晰,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让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林农走上了致富路。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在江西井冈山下七乡,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卢琼芳在自己的“农村e邮”服务站点内展示当地特产井冈红米(2016年2月2日摄)。卢琼芳于2015年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借助网络平台销售贫困户自产的特色农产品,为他们实现了增收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井冈山18个乡镇都有电商扶贫站点,“前店后村”的电商产业模式带动2446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是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6年,甘肃陇南市宕昌县阿坞乡农民杨尕女抱着女儿在家中合影,身后的墙上是木炭画的火车,当时从未坐过火车的杨尕女梦想有一天能坐着火车走出大山。新华社记者武斌 摄 下图为2016年12月24日,杨尕女(右)和女儿在陇南市宕昌县新建成投用的兰渝铁路哈达铺火车站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兰渝铁路从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规划中走来,从20多年前贫困农民墙上跃出,终于在中华民族反贫困决战中贯通,给沿线数百万贫困人口送上最珍贵的礼物。这一高投入、高难度的“扶贫路”得以修成,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发
-
这是兰渝铁路甘肃陇南境内的汉王特大桥(右)与高速公路及国道交错(2016年12月25日摄)。2016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岷广段)通车;2017年6月19日,兰渝铁路上施工难度极大的胡麻岭隧道贯通,为铁路全线通车扫除了最后障碍。兰渝铁路从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规划中走来,终于在中华民族反贫困最后决战中贯通,给沿线数百万贫困人口送上最珍贵的礼物。这一高投入、高难度的“扶贫路”得以修成,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
新疆喀什伽师县广东思科拓展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2016年9月25日摄)。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的广东省在资金、人才、产业等多个方面科学援疆,使喀什地区受援地的社会面貌产生深刻变化。对口帮扶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祖国大家庭的儿女,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程,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的乡镇雏形(资料照片);下图为2016年7月22日拍摄的闽宁镇原隆移民村(新华社记者王鹏摄)。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的闽宁镇,是福建、宁夏两省区对口帮扶打造的样板镇。21年前,“闽宁扶贫协作”大幕开启。从那时起,一批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夏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创造出对口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发
-
拼版照片:上图为移民迁出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白阳镇的黄土高原地貌(2013年6月15日摄);下图为移民迁入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移民新居(2015年6月22日摄)。大扶贫格局的优势,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策的快速精准实施。自2016年至2020年,还将有约1000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世代生活的贫瘠土地,走向新的生活。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这是党带领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并将在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的伟大决战。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