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泉州改善内涝提升景观 各界为中心城区系统叫好

2017-08-02 09:53:16  来源:泉州网
  

  泉州网8月2日讯(记者 陈淑华 实习生 姚琳琳)雨污水管该清淤的清淤,该改造的改造;排洪渠该疏浚的疏浚,该重建的重建;就连投资大的滞洪区,该建设的也将逐年分期建设。列入市委、市政府“XIN”行动首批十大项目之一的“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作,经《泉州晚报》昨日二版以《市区内涝防治开启系统整治模式》为题详细披露后,得到社会各界的共鸣和叫好。

  今年市两会上,民盟泉州市委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泉州动车站及周边地区防涝设施建设的建议》。参与提案的市政协委员张朝阳,系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他告诉记者,泉州火车站(即动车站)之所以在去年“莫兰蒂”台风中受淹严重,与其地形有关。泉州火车站位于丰州北峰组团,该区域山脉连绵,地形总体呈现簸箕形状。暴雨时,流域北面及东西两面易形成峰高、流速快的洪水,迅速冲向城区。“假如该片区的排水体系没有系统完善建设,遭遇极端天气时,必然会发生内涝。”张朝阳说,此次“XIN”行动将丰州北峰防洪排涝系统工程列入明后年的建设重点,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系统性治水的决心。他为这一举措叫好,认为:“排水系统工程越早建设越好,不仅能改善内涝,还能带动周边区域城市品位的提升。”

  记者昨日看到,规划中的西华洋滞洪区地处南安市丰州镇西华村、桃源村等村交界处,现在是一大片湿地,约20%的区域为水域。桃源村村民傅先生告诉记者,在2000年之前,这片湿地还能播种水稻,有几百只野生鸟类盘绕其中,空气清新。后来因周边民房、厂房无规划建设,导致稻田周边的各条排洪渠变窄变堵,泄洪能力下降,久而久之成了湿地。排水系统不畅,让桃源村、西华村、杏后村等丰州多个村庄饱受内涝之苦。“在去年的‘莫兰蒂’台风中,湿地变成了湖泊,湿地边上的桃源村主干道东大道淹水有1米深。一连两天,外面的人进不了村,村里的人出来得雇游览船。路边停放的车辆、位置更低的房间,更是全面浸水。”湿地将变身滞洪区,傅先生和村民们十分期待,“不仅改善内涝,景观也会变好!”

  “泉州是一个缺水城市,但在滞洪蓄雨上又很‘土豪’。”西北洋滞洪区管理处副主任肖尤田告诉记者,“如果将清源山脉视为上游,城区视为中游,晋江出海口视为下游,我们上游流下来的洪水、雨水,经过中游的内沟河后,基本上都流向下游了。”而且,城市地表硬化,又减少淡水滞留,地质板块构造又决定了泉州地下水资源的缺失,这导致城市内沟河在枯水期时,水少、流缓。今年以来,城市内沟河包括西北洋滞洪区(西湖公园),已向北渠借水冲刷河道多次。肖尤田认为,多个滞洪区的开建,有利于改善城市水生态,进一步打造海绵城市。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