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

2017-06-05 11:12:23  来源: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调研。这是5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视察时,叮嘱林场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绿水青山——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将“中国美丽”并列其中,协同推进,体现的正是习近平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决断。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心系生态环境保护,更是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2017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他强调,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中华文明已延续了5000多年,如何再延续5000年直至实现永续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习近平给出的答案,也是习近平对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平衡思想的深刻理解。

  习近平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频繁到地方考察调研,每到生态地位突出的地方,他都要就此重点强调。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的内蒙古阿尔山林区。习近平鼓励大家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他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016年8月,习近平考察青海时,驱车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听取生态移民搬迁等情况介绍。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

  抓保护,就必须定红线。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严肃强调,“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绝不能逾越”。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又进一步指出,“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责任编辑:伊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