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上半年整治42条黑臭水体 首次采用PPP模式
福州新闻网2月16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张秀冰)记者昨日从市建委获悉,我市水系治理首次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今年共梳理7个成熟的水系治理PPP项目包,目前已全部挂标,涉及42条黑臭水体整治。
两个项目有望3月底前率先动工
市建委内河处相关负责人透露,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分别是:晋安新店片区水系、鼓台中心区水系、晋安东区水系、仓山金山奥体片区水系、仓山龙津阳岐片区水系、仓山会展中心片区水系、仓山三江口片区水系等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
“目前,7个水系治理项目已全部挂标,晋安东区水系和仓山龙津阳岐片区水系两个PPP项目春节前已挂标,本月20日将开标,预计3月底前可率先动工。”这名负责人表示,另外5个PPP项目已于2月13日挂标, 定于3月20日至 24日期间开标,计划5月动工。
上述水系治理PPP项目,主要是结合水系周边生态治理,采取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补水调蓄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整体、系统地治理城市水体黑臭问题,到2020年底实现中心城区水系“水清、河畅、安全、生态”的目标。
7个项目涵盖42条黑臭水体
据介绍,市建委曾组织检测单位对全市内河水质进行实测,福州市建成区(中心五城区)属于黑臭水体的有43条(鼓楼3条、台江10条、晋安11条、仓山18条、马尾1条),黑臭水体长度60.68公里,黑臭水体水域面积占五城区总水域面积的约40%。
此次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涵盖了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42条黑臭水体。
鼓楼区(3条):梅峰河、泮洋河、文藻河。
台江区(10条):南公园内水体、三捷河、光明港一支河(光明港苑段)、打铁港、新透河、济南河、达道河、大庆河(台江段)、瀛洲河、红星河。
仓山区(18条):金港河、浦上河、龙津河与跃进河连接段、龙津河、龙津一支河、台屿河南段、阳岐河、飞凤河、跃进河、牛浦河、洪阵河、白湖亭河、潘墩河 (含支流)、马洲支河(下厝河)、吴山河、跃进支河、半洋亭河、竹榄河。
晋安区(11条):东郊河、浦东河(含水上公园)、磨洋河、新厝河、淌洋河、陈厝河、琴亭河、竹屿河、洋下河、茶园河、洋里溪。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结合内河综合整治开展黑臭水体专项治理以来,福州市建成区范围内已完成南公园内水体、三捷河、新透河、济南河、飞凤河、洋下河、光明港一支河、打铁港、达道河、大庆河(台江段)、瀛洲河、红星河、牛浦河、吴山河、君竹河等15条黑臭水体治理;梅峰河、泮洋河、文藻河、跃进河、洪阵河、白湖亭河、磨洋河、洋里溪等8条黑臭水体正在整治,部分段落已完成治理 。完成治理长度约24.45公里,占黑臭水体总长度的40.29%。
市建委表示,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河道将纳入本次PPP项目中一并运营维护,未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均已纳入PPP项目中进行治理、运营维护。
水系治理为何采取PPP模式建设
何为PPP模式?据介绍,该模式是集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建设模式,主要是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
为何福州水系治理要采用这样的建设模式?市建委内河处工作人员介绍,水环境治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保持内河整治成果,实现长效管理,减轻政府资金压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环节合理统筹、相互协调, 方能提高效率和效益。在传统的政府投融资模式下,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运营维护,重准入、轻监管的问题,部分水系治理效果反复、效率不高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实际效果。
这名工作人员分析说,城市水环境治理最关键是工程建设完成后的长效运营和维护。采用PPP模式,建设期2年~3年,运营维护期12年,可以严格按效考核,突出按效付费,坚持效果导向(按水质断面监测结果验收),也可有效缓解市财政大规模资金投入的压力,项目投资可分15年逐步支付,至2020年仅需支付总投资费用的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