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手术台上患者与护士握手 媒体:愿手术台不再冰冷

2017-01-13 12:35:04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一张手术台上的握手照片走红网络。故事发生在某大医院的手术室,一位局麻女患者躺在台上,听着手术器械发出的碰撞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双拳紧握。这时候,一只手伸过来,轻轻打开女患者攥紧的拳头,握住了她的手。而她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地紧紧相握。女患者忍不住问:“这是谁的手?”医生答:“这是护士的手。”术后,患者专门向那位护士致谢,两只手再次紧紧相握。

  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当患者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把身体交给一群陌生的人,面对吉凶未卜的结局,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有位网友吐槽,当年他做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半身麻醉之后,医生像刷酱油一样给他刷上碘伏,然后把他的腿吊起来,那感觉真像是要被宰了一样。当时麻药还没打够,切的每一刀都疼,进行到一半时他扛不住了,说:“怎么这么疼?”医生一脸疑惑地回过头来:“啥?还知道疼?加药!”然后继续开刀。这个带着黑色幽默的故事,反映了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糟糕感受。

  人吃五谷,难免生病,每个人都有可能躺在手术台上。即便是医生,也有可能会成为患者。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医生很难懂得患者的苦。因为,“躺在床上”和“站在床边”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位医生讲述自己剖宫产的经历时说,当她麻醉后,在手术台上被捆住手脚,感到非常恐惧和无助,真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此后,每当有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她都习惯性地抚摸一下患者头部,安慰几句,在心电监护仪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马上就下来了。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手暖了,心就暖了。那一握手的温柔,足以让人记一辈子。

  医学是人学。医学离开了人,就像水手离开了大海。遗憾的是,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文关怀却日渐萎缩。医生离细胞越来越近,离患者越来越远。医生只关注“人的病”,而不关注“病的人”,导致医患关系日渐疏远。例如,听诊器是医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却被弃之如敝屣。有人认为,听诊器是“煤油灯”,CT、核磁是“日光灯”。有了现代技术,谁还戴听诊器?于是,很多医生放弃了叩、触、视、听的基本功,见到患者既不说话,也不触摸,直接就开检查单。患者穿梭在冰冷的机器丛林中,再也感受不到医生指尖的温度。殊不知,技术与人文是医生的“两条腿”。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既不可能走得快,也不可能走得远。一个不关心患者感受的医生,也许会成为一名熟练的“手术匠”,但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医学大家。

  小小手术台,连着生与死。一名好医生,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让每一台手术都充满温情。例如,用微创手术代替传统的直视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麻醉前让患者看到手术医生的脸,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握握手或者拍拍肩,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如果医生只关注“切得是否干净”,而不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即便手术成功了,也是有缺陷的。因为患者的感受,也是评价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医生应时时体恤患者之苦,用心做好每一台手术,这样才对得起患者的托付。

  医生做手术,既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感情活。如果仅仅投入技术,手术台永远是冰冷的;如果同时注入感情,手术台上就会有故事、有温度。愿手术台成为一个温暖的地方!

【责任编辑:燕宇】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