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老厦门非遗民俗丰富多彩 保护传承成为一项课题

2016-12-04 11:07:49  来源:厦门日报
  

老厦门非遗民俗丰富多彩 保护传承成为一项课题

海沧油炬走境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陈冬本组图/市非遗保护中心)上周来厦的外地游客邱阿姨,恰好遇上了同安吕厝华藏庵“送王船”活动,盛大的巡游仪式令她感到震撼,“这样大规模的传统民俗活动,现在北方已很少有了。”

  “送王船”是厦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已着手与马来西亚共同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如果申报成功,它将成为厦门首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其实,“送王船”只是厦门众多非遗民俗类的其中一个项目。厦门疍民习俗、海沧蜈蚣阁、春仔花习俗、大使公信俗……说起这些闽南民俗,老一辈的厦门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但很多年轻人却不了解,而这些民俗文化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正是需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闽南文化遗产。

  闽南民俗是非遗大项 搭建平台促保护传承

  闽南民俗,是世代相传在闽南民间的生活习俗。在厦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民俗文化是一个大项。这可以从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得到佐证:厦门现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名录64项,民俗文化就占有20项,区级民俗类名录则有6项。相关人员介绍说:“现在,有政府、学界和民众三只‘大手’共同构成‘保护伞’,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上,已列入非遗的民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闽南民俗文化具体的生存、生态空间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出现这样的问题——保护和传承的有时仅是其外在形式,时常还会引来质疑,认为传统民俗是腐朽、没落的文化,其中的“糟粕”(即封建迷信)影响了社会进步。

  这样的现象,让坚守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感到尴尬。他们不止一次地提出,传统文化包括民俗,在现代社会里都是弱势文化,再不加以保护和传承,它就会消失,就有可能导致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对话被无形地“切断”。


【责任编辑:林少斌】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